觀後記

自由的矛盾 - 記 《春風化雨》

 《春風化雨》Dead Poet Society (1989)
[6/10]

重看這部片純粹是想重溫學生時期在學校禮堂看本片膠片版的回憶,不過修復成果和《刺激一九九五》是同一種調性,感覺不算很好,但沒法和過去的記憶比較,就不糾結了。電影應該很適合中學生看,但那時我年紀太小沒什麼深刻的感想,現在重看又覺得已過時太久。

應該有一些政治和文學的歷史可以聊,希望看到其他比較深入的分析,但就我粗淺的角度來看,本片保守與自由的對立結構感覺非常古典,電影也沒有再往背後的源頭挖掘,所以片中不管是老師或是家長的角色基本上都相當臉譜化與空洞。甚至羅賓威廉斯飾演的基廷老師也差不了多少,他做為學生的啟蒙者,就像來自二元結構另一方的象徵符號,演員形像大於角色塑造。學校成為兩方思想概念對抗的場所,有依附傳統建制權力的保守者,也有同樣來自歷史陰暗處的浪漫反抗者,兩者相依相剋的共生結構就像是歷史寓言。

故事中心那一群重啟「死詩人會社」的學生們,確實像是兩種價值衝突下的實驗白老鼠,片中幾處不斷旋轉的運鏡一方面呈現學生們的青春躁動的衝勁,就我看來也有種繞著圈圈找不著出路之感。基廷老師要求他們獨立思考,但Carpe diem(拉丁文,意思為 Seize the Day)才是他們的行為準則。這裡中文字幕翻成「及時行樂」確實頗符合這群年輕人的行事(包括現在看來很不OK的偷吻醉倒的女生),但感覺和英文原意有著微妙的不同。

行事破格的英文老師提供的是苦悶青春的出口,激起的是青春對生命的渴求,卻也是反抗革命的浪漫。因此性格各異的學生們在詩社中產生了內在矛盾,逼得基廷老師得站出來勸惹麻煩的學生得「懂得動腦」,雖然他在課堂上不斷強調要依循直覺。這種輸出激情卻又無法控制的情境,像是反應了革命的矛盾宿命,走向悲劇的主角Neil直接說他被「困住了」,老師充滿熱情的教誨並無法指引他的出路,兩方對生命見解如此不同,卻又各自堅持高標準與不容許妥協的強硬,死亡或許是正是必然的結局。

這是否是導演彼德威爾藏在故事背後的悲觀眼光?最後送別時刻,伊森霍克的臉孔放在遠方的跨下鏡頭,昂然站立卻又得穿越視線的細縫,實在是糾結又曖昧的矛盾結語,當然也許這只是我想多了。

(觀賞於2021/3/13,3/29貼於臉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