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月中,歐美在嚴峻的疫情擴散下進入前所未有的社會隔離狀態,戲院暫時關閉,好萊塢片商紛紛取消了票房大片的原訂全球上映計劃,大型國際影展也被迫停辦或改期。光從經濟上影響來看都是深刻而長遠的,戲院業者陷入存亡困境,片商縮短影片上架串流平台的「窗口期」,觀眾未來不會回流的心理陰影,「戲院末日」即使沒有就此降臨,這也是一次急迫且真實的預演。
台灣疫情暫時平緩,人心惶惶下電影院照常營業但觀眾進場意願降低,業者除了加強環境消毒與體溫檢測外,座位安排也順著來客數下降而盡量讓觀眾彼此保持距離。本人身為戲院派的影迷,雖然依然打算謹慎地出入戲院,挑選觀看平日鐘愛但觀眾原本就不多的藝術片或劇情片,空曠的戲院似乎也沒有群聚所可能帶來的危險,但仍不禁會思考,如果電影院哪天真的關閉了,該怎麼看電影?
電影院一直是同時群聚卻又隔離的雙重空間,你和一群人一起看片,或許有時候會有鼓掌歡呼的時候,但大多時間則是關乎你自己和電影的一對一關係,雖然這孤獨的關係又能和其他不在同一時空的觀眾形成想像的群體。影院正是一個用來隔離自己和戲院外日常的空間,「專注」成為進入此等想像關係的關鍵。
因此在家觀影,有一個可以自己看電影的空間是重要的,除了把門鎖上關掉手機以阻隔外界的干擾,關燈並試著遮閉光線也可以降低家中物品可能造成視覺上的分心,採購遮光窗簾甚至清理移動電視或螢幕附近的傢俱物品是可以考慮的做法。隔音問題或許可以簡單用耳機來解決,因為在房間施做隔音工程太過麻煩,即使採用氣密窗和填塞門縫也難以阻擋冷氣口傳來的噪音。
如果有投影機當然最理想,現在普及的大尺吋液晶電視則是合理的方案,再不濟20多吋的電腦螢幕也是可接受的選擇,不少人會在十多吋的筆電上看片對我來說則是不太情願的妥協,平板、手機幾乎無法考慮,「細節」和「沉浸感」是在此追求的目標。為此選擇畫質優良的串流平台也是重要的,就台灣市場來說,外商公司提供的品質大都比本土平台好上一截,當然如你仍習慣實體光碟,高畫質藍光會是比DVD更好的選擇。聲音部份概念類似,本人非音響發燒友就不細談。
實體設備之外,身體和心理上的準備也同等重要。進電影院觀影一般牽涉到固定的放映時間場地,日程、交通、飲食、喝水都需要有一定的計劃,甚至前一天晚上的睡眠也必需充足,好應付觀影以及前後活動需要的體力與腦力。這前後的準備事項多少為看電影創造出簡單的儀式感,以啟動大腦的專注。
在家中看片當然比較輕鬆,但隨時可以播放、暫停,上廁所或找零食來吃,除了是專注力的大敵之外,也少了某種必要的緊張感。建議提早決定片單、訂好時間並做出相應的計劃,事先準備好必要的咖啡、飲料與簡單的食物,讓每次在家觀影都像是為進電影院做準備,換穿較正式的衣物可能有點太超過,但我不會阻止你。
讀到這裏或許讀者可能會覺得有點過火,何必把看電影搞的像在家工作一樣?電影不就是休閒娛樂?甚至頹廢式的觀影、放縱的沉溺不才是看電影該有的狀態?即使要追求「心流」,那看電影不該是對影迷來說最有熱情最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事嗎?
我必需坦白,即使是真的進戲院我也沒法做到上面為專注而做的準備,那比較是自嘲式的想像多過實際可行,有時候也確實苦於看片越來越像在上班做功課,只是觀影所帶來的創造力不是憑空而來的,身體的清醒與愉悅也不一定保證電影帶給你的是充實還是空虛。
在此電影末日景象逐漸明晰的時代,電影或許不會消失,但就像馬丁史柯西斯所說的,一部份可能逐漸轉型成「影音媒體」,變成「Not Cinema」(不是電影),觀影空間的轉變伴隨的正是一種觀影方式的消失,你看不到,也就失去了想像。所以在電影院即將關門的時候,透過各種方式想像電影院的存在,是為了記住某種電影的樣子,在當下存有的空間想像另一個維度,其實也是很「電影」的一件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