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記《賽道狂人》:美國夢的逆襲


《賽道狂人》Ford v Ferrari (2019)
導演:James Mangold

(文章最後有透露結局,慎入)

James Mangold我從他最早期的《愛妳的心》(Heavy, 1995)和《警察帝國》(Cop Land, 1997)開始看起,他從一位帶有獨立氣息的創作者,這些年逐漸成為仍然維持風格的片廠導演,遊走在各種不同類型之間,每兩三年就會交出一部佳作(《為你鐘情》《決戰3:10》)。最近的兩部作品《金鋼狼》《羅根》正是跨足超級英雄類型,尤其《羅根》更是票房和評價俱佳。

最新的《賽道狂人》則是福斯在交易給迪士尼之前最後製作的幾部作品之一,典型的賽車與奧斯卡傳記電影的結合,令人聯想到2013年Ron Howard執導的《決戰終點線》(Rush)。但相比於《決戰終點線》因描寫七零年代兩位F1傳奇賽車手你來我往的竸爭,採用大量濾鏡和快速剪接的晃動鏡頭所營造的混亂刺激感,《賽道狂人》則是來到了一九六零年代採用更古典華麗的風格,清晰明亮的數位攝影與空間調度,賽車的速度與引擎震動的體感在戲院音響的轟炸下非常地震撼。

劇本幾乎是範本式地逐步推進,從主角之一的Carol Shelby(Matt Damon)在他最後一場利曼賽事後退役轉行賣車並成為汽車設計師(預告故事將會重回利曼),到福特汽車內部面臨銷售危機的決策轉折(交待老闆和幾位行銷主管的性格),其間另一位主角Ken Miles(Christian Bale再度減重演出)以貧窮粗野賽車手的形象出場(並交待他和太太與兒子的美滿家庭),甚至鏡頭還拉到了義大利描寫福特打算收購法拉利的談判過程(美國與義大利經營風格的對比)。這些起初略顯緩慢的鋪陳其實十分仔細地營造所有主要角色聚合碰撞的戲劇張力,甚至埋下後段許多劇情轉折的伏筆。

因為事前完全不了解片中描寫的這場1966年福特汽車和法拉利車隊在利曼24小時耐力賽歷史對決的前因後果,觀賞過程中我不斷試圖揣測敘事的意圖。一個直接的猜測是,這是關於Shelby和Miles這對組合如何合作擊敗法拉利的故事,其中兩人和福特高層之間各式的衝突磨合,最後會在職人的專業與堅持下,讓全體團隊能夠團結一致展現傳統美國精神的勝利,擊敗傲慢的義大利車隊。而其間不斷被福特打壓的Ken Miles(其實他來自英國)也能在最後證明自己身為賽車手和男人的價值。

情節大致上往我猜想的目標前進,不論Miles和妻子之間為賽車與麵包之間的爭執,和兒子對父親的仰望,都在他專業逐漸受到重用下展現出屬於男人夢想成真的浪漫,這在一幕魔幻時刻的父子長談,講述人車合一的極速與限制中達到最高潮。最後漫長的利曼賽事中,甚至讓Shelby在賽場邊偷取了隔壁法拉利的碼錶好嘲笑義大利人的慌張失措,一切都非常的老套、無趣但仍有效。

但意外地,最後轉折幾乎是反轉了我對故事的認知。原來Shelby和Miles要對抗的並不是法拉利而是福特高層,全片在兩人不斷努力說服、對抗上層的種種決策之後,最後的Miles的個人勝果卻仍然可以被老闆的一個隨意的決定所操弄。福特車隊仍然一如預期的拿下了冠軍,但臭臉一整部片的法拉利老闆才是最後唯一向落寞的Ken Miles致意的人,在此舊式的美國職人價值反而和堅持的手工製造的法拉利站在了同一邊,一起被財大氣粗的福特所代表的新美國價值擊倒,數月後Miles在試車時意外身亡,永遠失去了奪回冠軍的可能,更讓這惆悵的情緒來到了最高點。

在這滿懷心計的情緒操弄之下,《賽道狂人》所刻劃的,除了Ken Miles在自我實現和組織限制之間的掙扎之外,更是Carol Shelby在賽場上退休後投入商業競爭社會中所面臨的妥協與茫然,前段福特主管問他多少錢才能買到利曼賽的冠軍,就已是此等衝突的暗示。如果Miles是前方為夢想奮勇抵抗的悲劇英雄,Shelby就是在後方不斷懷疑自我的我們,在逐漸傾斜的時代中努力緊握著對理想的堅持,這是這部看似平鋪直致的電影所反應的一點反美國夢的時代省思。

而片尾字幕道出,兩人所設計出的福特GT40仍在往後數年間拿下利曼賽的冠軍,卻也是福特最後一部拿下冠軍的車種,大概是電影為兩人意有所指地酸了福特一把。(有趣的是 ,法拉利也自此終止了他們在利曼賽的冠軍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