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 觀後記

2019金馬影展小記:伊利亞蘇萊曼兩部片


《失蹤紀年》Chronicle of a Disappearance (1996)
導演:Elia Suleiman

開場鏡頭對其父親臉部的旋轉大特寫,近期的聯想可能類似蔡明亮的《你的臉》,接著電影開始後直覺想到的是Roy Andersson式的電影場景:冷面的角色不斷重覆生活的荒謬。只是全片用實景拍攝,而且情境和人物都是取自真實生活中導演自己的家鄉和兒時的房子。但這部片比前述的聯想都來得早,或許還有更明顯的連結?比如一點北野武式的幽默,賈克大地的空間遊戲,甚至是巴斯特基頓的冷面笑匠。

我不確定蘇萊曼的迷影成份有多少,但在大銀幕看修復版的精美畫面與構圖 ,確實是充滿著「電影感」,而且比起Roy Andersson,這部片有其剪接、敘事、節奏上的意義與情節推進,但同時它也讓觀眾願意停留在當下的每一個鏡頭。這提示出本片其實也是一部紀錄片,紀錄導演家鄉拿撒勒的日常,一種對正在消逝之物的觀察,經由看似瑣碎的重覆與排比,演繹一種流動與停滯的狀態,非常的迷人。

導演無表情的臉孔成為觀眾的帶領者,在電影第二段轉換到耶路撒冷後逐漸放入社會政治批判,以及後段高潮的那場把玩恐怖主義與警察對峙的幻想,電影從寫實基調滲入了超現實心理幻境,印象中和下一部《妙想天開》有著類似的結構與走向。導演的視角成為一種中介,將現實世界電影化,於是意義逐漸浮現,穿越困境成為可能。尾段重回拿撒勒後,寫實場景依舊,但人的行為有了幻想式的變化,但電影最後的鏡頭還是回到了導演沉睡中的父母,一種創作者對時間的私密凝視。


《韶光在此停駐》The Time That Remains (2009)
導演:Elia Suleiman

影片同樣有個迷人的開場,一位司機開車前往機場,途中卻神秘遭遇暴雨而獨自陷在公路上動彈不得。這是一個存在概念中的奇幻空間,司機喃喃地問著我們身在何處,而蘇萊曼則隱身在後座成為一個黑影。

電影正式開始後則是一場時間紀年之旅,從1948年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開始講述他父親與家族的故事,很容易會覺得這是導演企圖將他短片式紀錄式的虛構風格轉化去講述更傳統的長篇敘事,甚至第一段以色列軍隊追拿反抗份子的場面還會讓人覺得有點緊張。但蘇萊曼極簡冷調與幽默的風格仍然明確,甚至在時間推進到第二段以後,年輕演員扮老裝的缺乏說服力和真實年紀配角的混搭,多少有種劇場式的疏離感。

在《失蹤紀年》以寫實日常影像為基調,紀錄與虛構混合下營造出電影感,在《韶光在此停駐》多少讓渡給了歷史與家族記事和更直接的政治諷刺。我反而開始聯想到這也像是阿基郭力斯馬基的風格,或許是引入了點通俗劇的嘗試,只是缺少了通俗劇的煽情力道。如果對片中的歷史和政治背景更加熟悉,或許能更理解裏面的細節設計,但就我而言不禁覺得有點失了前作的影像魔力,拉長了時間跨度反而讓片段的推進有些流水帳的沉悶。比如不斷想自焚未果的鄰居,或是小蘇萊曼對美國天真直白的陳述所帶出的政治批判,都顯得有點生硬。

一直到電影進入最後段,敘事回到現在後風格丕變,回鄉的蘇萊曼才讓我發現原來也可以將本片視為《失蹤紀年》的續篇,他仍然和老友閒晃度日,只是頭髮些許灰白,父親也已經不在,家中多了看護工照顧年邁的母親。同樣的公寓場景但不同的日常,甚至後段不同時代疊合的魔幻場面也召喚對前作的記憶 。導演在病床凝視母親的臉,以及尾段母親一人在陽台獨飲無視夜空的煙火,才讓前作的魔力又回來了,「剩下/殘留的時間」才是電影最後留下的,這裏蘇萊曼的冷面做為電影中介的隱喻感覺更為明顯。

不過查詢豆瓣的評價,似乎不少人認為這是蘇萊曼最成熟的作品,甚至也有電影最後半小時不太行的看法,只能說看電影是件神秘的事,評價好像已經沒太多意義。不清楚導演何以本片後休息十年才有新作,但看下來他這種極度自傳性的題材與重覆的散文風格,要他每兩三年就出一部新作也是不太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