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2
《悍衛任務2:殺神回歸》John Wick: Chapter 2 (2017)
少了點第一集的純粹,多了點多彩的冒險元素,一個事件導致另一個事件,一個人物引導到另一個人物,世界觀的建立與展示,動作場面在場景和視覺上的升級。其他的問題和前集差不多,基努里維在一堆戲精圍繞下氣場顯得虛弱,但配角群強大反而還是很好看,殺手屍橫遍野已經違反了物理和人物邏輯,因此John Wick的強完全是主角威能,而不是讓觀眾感覺他真的很強,結果就是漫長的動作展演,電影就在形式情節上努力提升但內核逐漸下沉的兩股張力之間,落在不上不下的分數。
2019/6/16
《火箭人》Rocketman (2019)
老實說以前買過幾張Elton John的專輯,多年前他來台灣開唱的時候還有去聽,但從來不算是他死忠歌迷,他和Bernie Taupin的詞曲搭檔在語言隔闔下也沒法真的欣賞歌詞的美妙,對歌手背景典故不熟悉或許這是我沒法像英美影評觀眾那麼喜歡《火箭人》的原因。
就電影內容脈絡來看,感覺沒法證明如果當初導演Dexter Fletcher真的執導《波西米亞狂想曲》會有更好的結果。基本上這兩部片有個共通的核心,都是傳記所有權當事人創造的宣傳敘事,而Elton John悅耳的嗓音和迷人的流行旋律比較屬於唱片和演唱會的,電影雖然把歌曲重新改編成音樂劇形式,改由演員親自演唱,虛實交錯的手法免去了時序改編的爭議,但形式上的處理,沒法真的說服我這些歌曲足以創造出合理的敘事,拿掉本尊的聲音,角色也沒真的有足夠的魅力撐住一部電影。
更大的問題是Elton John的人生故事感覺沒什麼說的必要,而且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套路沒太多不同,當然失愛的小男孩長大成為音樂巨星,然後沉迷在酒精藥物性愛中,最後迷途知返的故事有達到基本的戲劇效果,沒有很假惺惺地強調家庭價值和一生一世的真愛算是萬幸,演員表現和某些橋段也不乏動人之處。但離開了音樂場景和時代記憶,就算影片多拍了一場狂歡派對、多拍了一場同志床戲又如何?
2019/6/24
殘破世中無愧的美麗事 - Giloo 紀實影音
上個週六特地趕了看《美麗事.殘破世》(Beautiful Things, 2017)的大銀幕放映。讀了這篇文章才知道片中的角色全都是演員全都有劇本!而且也令我意外的是這其實是一部音樂(劇?)電影,聲音設計更是佔了很大的份量,電影分成四段題目四個角色(虛構的訪談?),各段間卻也不時前後剪接穿插甚至將聲音對白串接在一起。
影片緊扣著四個男人和他們的工作空間,成為充滿異世光景的遊樂園,而這些物質與空間又緊扣著現代日常的「物」,不管是生成(石油)、運送(貨櫃)、測量(物品的聲音)到銷毀(燒為灰燼)。不但有真實和虛構的對照,也有時間的穿越,物的流動成為電影中另類的維度,產生了另類的美麗,這也是片名Beautiful Things的由來,讓片中看來冰冷或空洞或髒亂的空間,也有了「美麗」的可能。
這篇登在週刊編集而後轉載到Giloo的長評寫的滿精彩,作者鄭陸霖博士以社會學者的角度認為「商品世界存在於語言的瓶子之外」,於是這部片成為「藝術送給社會學的瓶外信」,一種「奧祕的顯現」。我不知道這部片是否真有那麼神,但就一位不擅於語言和社會學的電影迷如我來說,這部片反而像是被困在文字語言構成的意義之中,人工的音樂與剪接建構而成的形式是否可以被視為一種「顯現」?以何種意義而言?
2019/6/26
《玩具總動員4》Toy Story 4 (2019)
導演:Josh Cooley
看完才發現原來我不是這系列的粉絲,也就無所謂驚喜或失望。回頭讀當年我寫過前一集的感想,關於告別童年和死亡的連結,這大概是前面三部曲連貫下來的命題。第四集可以說讓我完全忘了這個主題,但死亡仍以另一種方式悄悄爬了進來,當片中牧羊女呼喊著女力萬歲勇闖大世界的夢想,故事以一種輕盈的方式讓這些玩具越過現實的界線,這界線是前面三部曲極力拖延不願面對的:胡迪終於成了「遺落的玩具」。
但我們都知道「遺落的玩具」的另一個名字:「垃圾」,當一個由垃圾拼湊而成的玩具叉奇進入了這個世界,胡迪卻開始想像著另外一個世界,一個由自由意志的概念組裝而成的世界。背後潛藏的性別政治張力在於,在這改由小女孩成為主人的玩具世界裏,男孩的玩具胡迪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電影最後他回望著每一位同伴並向他們道別,這次道別的不是童年而是別的什麼,因為童年本就無法重來。
表面的故事線藏著角色無法言說的動機,新玩具的設計細節結合了可愛與恐怖的系列特質,劇本算執行到位但缺了擊中人心的情感深度,更像是一次兼顧故事品質與商業操作的算計。片尾段落叉奇被問到了關於存在的大哉問「我們(玩具)為什麼活著?」,他回答「我也不知道」,大概觸到了這系列難解的邏輯邊界。
2019/7/8
今日看了個人台北電影節的最後一部片《彼得盧:人民之聲》(Peterloo, 2018),這是英國名導麥克李去年的新作,被坎城拒收之後參加威尼斯影展也未引起多少波瀾,同年鋒頭都在同樣從坎城轉戰威尼斯的《羅馬》身上。不過我還是認為如果是麥克李的粉絲,這部新作仍然是很值得一看,尤其大銀幕放映的機會十分難得,目前似乎沒有片商代理上院線。
暫時沒法寫太多感想,電影從法國戰場展開,結束在英國內陸的另一個「戰場」,藏著麥克李的歷史觀點。影片充斥著大量的歷史演說和政治語言,但同時影像上又充滿了光影和角色的細節,和話語正好形成了相互辨證。各方勢力努力透過語言的表演以建構敘事,麥克李卻多少拉開了距離去拆解它們。不管是勞工們的路線矛盾與情勢錯判,運動的激情、盲目、權力與投機,到官員們和王室的醜態和矛盾,在看似黑白分明的立場中劇本仍然拉出了層次與連結到現代的既視感。
但敘事、構圖與調度上刻意的節制煽情,避開了可能的英雄敘事,只留下暴力衝突中的驚心動魄,和紛雜的人物脈絡,如此的反向操作以逼近導演心中的歷史重述,可能是本片在影展和市場上成績不佳的原因之一。但至少在電影的未來仍是一片茫然未知的當下,麥克李可以在串流平台緊縮投資前拿到Amazon的資金盡情奢侈一次,身為導演的粉絲當然只能抓緊機會看一部是一部。
2019/7/16
《玉子》Okja (2017)
像是宮崎駿式的卡通冒險,關於自然、環境、動物保護感覺都是虛晃一招,更像是透過這個故事展現一種資本主義世界的圖像,Tilda Swinton分飾兩角像徵人類文明的精神分裂,同樣的分裂也出現在動保份子身上,美子以學得資本社會的運作,透過妥協來保有自己的幸福,一種悲觀的成長故事。場面調度精準,情節流暢,可惜多數角色塑造嫌生硬,寓言氣質像是延續末日列車,奉俊昊的美國片總是輕飄飄的少了點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