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 觀後記

台北電影節短評/《巴蘭吉加:咆嘯的荒野》


《巴蘭吉加:咆嘯的荒野》Balangiga: Howling Wilderness (2017)
導演:Khavn

四年前台北電影節做過菲律賓卡文導演的小專題,但不好意思這部《咆嘯的荒野》才是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

片名指的是1901年發生在菲律賓巴蘭吉加的大屠殺,當時剛接手菲律賓殖民權的美軍,為了報復巴蘭吉加市民殺害數十名美軍所展開的屠殺行動。「咆嘯的荒野」來自於雅各布史密斯將軍的屠殺命令:「我不要活口,我希望你們殺人放火,你們燒殺的越多我越開心,薩馬內陸必需變成咆嘯的荒野。」確切的來龍去脈和死亡人數(數千至上萬人)已不可考,成為美國和菲律賓百年來不斷爭議的公案,2018年美國才歸還三座當時做為戰利品的巴蘭吉加教堂之鐘。

這部影片並不是關於屠殺的前因後果,而是從一對逃難的祖孫的眼光,卡文創造出一個浩劫餘生的超現實幻境,全片充滿山林荒野的艱苦跋涉與殘破泥濘的意像,4:3數位影像間或加入粗糙的停格動畫效果,影像上陰沉怪異的色調卻也不時閃現導演在構圖、氣氛和畫面細節上的講究。穿插的夢境和超現實橋段則是不易解碼的文化側寫,讓人不適的屍體和屠宰動物的畫面加深了血腥和恐怖的氣息。卡文以實驗手法在低成本的限制下,相當有效地傳達出大屠殺後的逼人壓力。從而避開了一些製作品質和素人演員表演上的問題。

而這可能是卡文最「通俗」作品的原因,在於逃難旅程下的直線敘事和運用兒童視角與苦難所逼出的情緒,其實是頗為狗血有效,甚至有過於剝削賣弄之嫌,或許可以戲稱為兒童版的《神鬼獵人》(甚至兩片有類似的情節橋段),其混雜心理幻境和殖民意像的魔幻也讓我想起南美洲《薩馬的漫長等待》《夢遊亞馬遜》等類似作品的美學。片中假借傳說中的隱形城市碧林岸成為祖孫旅程虛幻的目標,確實絕望地帶領著觀眾走向難以言說黑暗之心。這是否為過度的情緒與形式操弄一時不好判斷,但至少是令人難忘的觀影體驗。

alfredo, 2019/6/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