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6
《克萊兒的相機》Claire's Camera (2017)
據說是2016年坎城影展期間洪常秀花9天拍攝而成的作品,片長不到70分鐘,情節看似簡單,但其實也不比長片差。金敏喜仍然演出導演的女神,純真複雜加上敘事造成的神秘污名而受人誤會。另一位女神Isabelle Huppert帶著相機與哲學前來,無意間介入了三角關係之中,兩條角色敘事同等神秘,幾乎化解了金敏喜的故事線,讓電影轉成了不同的面貌。
拍照本身和拍片一樣讓事物凝結,使人發現事物不同的意義,這可以放在角色形像本身懸念上,也是種電影創作者對私生活的再一次自我辯護與轉化。洪常秀很會抓演員的狀態,幾乎是兩位演員在鏡頭前做什麼事都是好看的。
近年導演的作品都有片商引進台灣上映,但大都是偏遠戲院少量場次後草草下片,本片算是其中少數有機會在(雖然也是小廳)光點上映的片,洪常秀的電影真是有機會就該盡量進戲院看一下才是。
2018/6/8
《悅讀:紐約公共圖書館》Ex Libris -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2017)
其實我比較喜歡Frederick Wiseman的上一部作品《歡迎光臨國家畫廊》,這部新作讓我覺得內容一直在重覆,或許探討人與知識的關係比起人與藝術的關係,顯得更發散更不著邊際。
當然隱約可以感受到導演觀注的題目:關於紐約公共圖書館的不同分館,因其所處社區的不同而展開的不同政治族群樣貌,展現在各式各樣的活動講座會談之中。間或安插了高層會議似乎總是關於公私合資的運作現實,以及背後公共服務的價值思維。最後各層面的集合形成一種公民社會圖像的縮影。
當然還有其他的東西,長過三小時的片長,導演試著捕捉圖書館做為一個服務大眾的知識流通場地與機制,它是如何地運作,從巨觀到微觀,以及身處其中的群眾如何地反應了社會百態。裏面有一些讓我眼睛一亮的橋段,通常出現在某作者朗讀表演他的文字作品,但各點之間不一定可看出足以串連其意義的脈絡,也因此很容易將片段落失在記憶之間。
尾段一場關於某種無以名狀的事物的成形,似乎可以做為這部片的註記(關於公民社會的成形,關於文明與知識的演進,關於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或是任何其他你想到的事物),但很抱歉我現在已經記不太清那段說了什麼。
好像都在批評這部片,但其實是很值得一看的,甚至電影院的放映強迫觀眾非得連看三個半小時也是有其形式上的必要,不過如果之後有機會在家看要分成兩次看完也沒什麼不行。老生常談地說,台灣好像也可以學著來拍一部關於圖書館的紀錄片,也是可以很族群很政治很社會學,當然Wiseman的風格與視角應當不是誰都可以學來的。
2018/6/12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誰も知らない / Nobody Knows (2004)
今年上映的數位修復版畫質和當年看35mm的感覺很接近,很值得大銀幕重溫,看完也比以前更喜歡。
影片充滿是枝流的生活細節,而這些細節也必需依照一個家庭秩序逐漸崩壞的進程來鋪排。有導演捨不得剪緝的過剩細節與沉浸感,也有必需照顧角色變化的控制力,大概是這樣矛盾的狀態。所以片長接近兩個半小時是導演作品之最。相比於導演日後家庭劇的相對精準簡省,這樣正處在尋找自我風格接近成形而有點雜蕪卻充滿生命力與張力的階段,或許是滿令人懷念的。
還滿認同柳樂優彌拿下坎城影帝,雖然這對他本人來說不知算是好事還是壞事。然後裏面一些符號象徵現在看來略嫌直白用力,比如打翻的紅色指甲油的暗示,或是搭上往成田機場列車的意像。但我這次對不斷重覆出現的街景特別有感覺,人活在社會中但無法真正歸屬於其中,片名Nobody Knows的重點在於大家都看見了但沒有人真的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中文片名《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反倒是多了文藝腔減弱了文意上的力道。
2018/6/13
《幻之光》幻の光 / Maborosi (1995)
看這次重映之前完全忘了2013年在高雄電影節看過本片的35mm版本,回想起來,應該是膠片版畫質頗為老舊陰暗,所以沒留下太多的記憶,只剩下20年前看LD的印像。可惜今次的數位版顏色亮度和細節都不好,只有畫面算乾淨,並不是很好的修復版本,害我看的時候一直處在失望的情緒。
本片的精神內核應該大多是從宮本輝的原著故事而來,是枝裕和這部長片處女作在影像上用了很多平面或是多重景框構圖的固定鏡頭,應該也滿仔細地做了分鏡設計,大量的自然四季遠景不斷交錯,看著看著還是感受到導演對影像的某種直覺。按理說片中許多生活場景該是導演的拿手好戲,但拉遠的鏡頭似是模仿侯孝賢的風格,反而有種超然的視角,不若之後作品的親暱感,陳明章的配樂也讓本片多了點台灣味。
這部也是江角真紀子的出道作,但我總覺得她並不真的進入角色狀態,比較像是導演擺放的道具,或許是故事的中心就是某種不可言說的神秘,劇本(不是是枝裕和自己寫的)不太著重在角色戲劇,而是以大量的影像經營出包圍觀眾的音畫空間,成為空間和時間的戲劇,但因為拷貝畫質不佳,這部分的威力就打了折扣。
結尾媳婦和公公在那邊說天氣真好像是在學小津安二郎的橋段,覺得有點多餘。不過高潮戲那場夫妻對話還是讓我感動,這部寡言的電影前後切開了地理上兩個不同的空間,女主角帶著對亡夫的疑問嫁到海邊漁村,丈夫的短短幾句話若真能說服觀眾並多少解開妻子的心結,也是因為觀眾一起看過了四季變換,聽著那不斷呼嘯的海潮聲。要探究死亡的神秘就得從如何活著來著手。
2018/6/23
《沒人愛小姐》Jeune Femme (2017)
導演:Léonor Serraille
去年坎城金攝影機得主,原文片名是年輕小姐之意,但正是在說主角處在年輕與不年輕的交界,她被相戀十年的知名攝影師兼教授拋棄,青春年華以做為男人的謬斯而活,分手後卻身無分文無家可歸。整部片就是看女主角Laetitia Dosch如何牽動觀眾的目光,從片頭的精神崩潰到片尾終於重新站起的旅程。
說是一部女性電影或關於女權或女性自主好像有點侷限了電影的內容,但她對前男友前後判若兩人的態度轉變其實是種必然的套路,而女主角的「不美」與「不可愛」氣質也是為了去除傳統美化女性形像的角色塑造。裏面多元情慾和種族身份的呈現更是政治正確的操作。但導演以一種略為喜趣與散漫的生活化敘事將設計的各種符碼仔細地安排在女主角的生活中,多少呈現了某種當代巴黎的生活意像,雖然是以一種反浪漫反觀光圖像的方式呈現,就像沒人愛小姐本身。
然後以一襲偷來的紅色大衣,和不斷轉手的貓咪等符號,到劇情發展的誤認身份,工作與自我認同,與母親的和解與是否成為母親的抉擇等等設計,來描寫一個人如何找到自我,或者說是時間如何地轉變一個人,等各種政治身份與個人生活的糾結不清。這大概是現代都市單身男女很普世的命題,甚至結尾高潮和前男友的那場戲,當女主角終於某種程度告別了她青春的遺跡,觀眾同時卻也可以感受到男方類似的恐懼,即使怎麼看他都是勝利組,是很細膩的角色刻劃。
(整理於201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