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影展 觀後記

2018年3-4月觀影短評

2018/3/25
《蝴蝶夢》Rebecca (1940)

之前為了寫《霓裳魅影》,特地找了希區考克的《蝴蝶夢》來看,一看果然《霓裳魅影》有點像是《蝴蝶夢》的remix版,不但男女主角關係的開展如出一轍,愛情中潛藏的暴力是共通的主題,甚至角色造型也像是致敬。

管家Denvers的造型翻版至《霓》片中男主角姊姊Cyril身上(但角色作用也翻轉),略顯曖昧近似同性情愫的影射,真是鬼魅的很不符合現今的政治正確,但無妨。女主角為穿新衣提筆素描設計的元素則移植到了《霓》片男主角的設計師身份。而且我一直覺得《霓》的女主角Vicky Krieps讓我想起《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中的瓊芳登,結果這才發現瓊芳登是《蝴蝶夢》的女主演。

1940年的電影在影像手法和角色塑造上不免老氣,女主角在電影大部份時間都呈現極為慌張軟弱的形像也是令人有點厭煩。但本片仍然吸引我的原因,在於電影處理女主角面對前妻陰影的心結拍得如此驚悚,逼近結尾動機與真相不斷翻轉的過程頗為扣人心懸,創造出的電影結構精巧地反應了婚姻中的男女拉鋸及心理夢魘。然而揭曉的真相看來是為了想維護男女主角在愛情和道德上的正確,情節因此多少有些妥協,這大概是片型的必要之惡。

2018/3/26
《青梅竹馬》Taipei Story (1985)
導演:楊德昌

補貼去年院線上映後的短記。

楊德昌一貫精準的社會寓言,侯孝賢角色的狀態完美地撐起了整部電影。老式父權社會成長的男性被時代所遺棄的悲情氣味透過膠捲的質感傳達出來,冷冽的時代刻劃繼承了前作女人成長與男人死亡的主題,台詞囉嗦的毛病也有很好的控制。修復版冷調的色彩與細節應當是接近當年的膠捲質感,很值得看大銀幕。

不過老覺得楊導說故事實在太過冷靜,每個人物都承載了對台灣社會觀察與側寫,而不像是活在當下的角色,但我想導演的冷靜也是一種偏執與情意結。相比於日後作品更加複雜的敘事與主題,本片的精簡純粹與完整自是在導演作品中有其位置。

2018/3/28
《一一》Yi Yi (2000)
導演:楊德昌

記去年院線上映。

上次大概是02年在台北光點特映場看的35mm版本,其實沒怎麼看懂,倒是後來在大銀幕重看了不少導演舊作,而且深受感動。這次重看《一一》深覺主題是楊德昌集大成之作,這是楊導的少年、中年、老年以及童年,像是永遠走不出來的永劫回歸,永遠是年少時錯過的戀情,永遠是「世界不會因你而改變」的哀怨,所以「人生何必再重來一次」,最後小朋友代替導演跟觀眾說「我覺得我也老了」,想想這麼多年下來我也真的一起變老了。

想起九零年代時不怎麼喜歡楊德昌的作品,他劇本台詞囉嗦的問題這次重看感覺最嚴重,幾乎每段台詞都有一兩句是多餘的,演員也很難說哪位有進入狀況,尾形一成和吳念真兩人用不輪轉的英文來對戲反而是全片台詞說得最自然的時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想這是不是台灣戲劇作品的一種失語狀態,而且到現在也沒怎麼解決。

本片在台灣首度院線上映,數位拷貝的畫質卻很令人失望,有種不如別上映的感覺,看完時還想原來楊德昌在台灣只值得這種規格,尤其和同時上映的《青梅竹馬》修復版相比真是天差地遠。不過這也是種時代的眼淚,錯過的電影追回的只剩殘影。


2018/3/31
《深秋的黎明》A Season in France (2017)
導演:Mahamat-Saleh Haroun

我滿喜歡這部片,這位非洲導演的作品之前看過兩部,沒留下太多深刻的印像,這次新作拉到法國拍攝,談中非難民家庭在法國居留的困境。題材手法都相對平實,很像是肯洛區會拍的東西,之前阿基郭利斯馬基的《希望在世界的另一端》也用他的風格處理類似的題目,非常地政治正確。

但這部片並非缺乏風格,開場和收尾的魔幻處理就是一個特別的作者或文化筆觸,處理從一間房子搬到另一間房子的空間處理,幾場吃飯戲的演進對照,甚至是失去尊嚴、身份、性能力的焦慮。最終本片的策略頗為清楚,難民在觀眾面前重新成為一個人的樣貌,他們必需在陌生的異鄉試著活下來,但這卻不是一個能讓他們好好活著的環境。

在一個如此平淡生活化的電影情境中,要如何控制讓電影不單純成為流水帳,或不只是一場政治宣示,一次煽情狗血,我認為導演已經做的很好,他讓角色超過樣板式的存在,以臉孔和身體的形像印在觀眾心中,他們工作、吃飯,閱讀、戀愛、快樂與傷心。

我特別喜歡那也許太過用力的結尾,所有生活的符號都留在原地,但人的存在已然消失,這是難民所遭遇的存在困境,也是導演對主人翁的深刻同情與理解。

2018/4/1
《當愛不見了》 Loveless (2017)
導演:Andrey Zvyagintsev

在大銀幕看薩金賽夫片不知不覺也成了一種儀式,看這部片一直掛心之前看過的幾個負評,比如之前轉貼過有對岸影評人認為這不過只是拍給影展拿獎用的片。不過實際看過後覺得還好。

雖然幾處明顯的政治指涉有點太過用力,算是電影的敗筆,但我滿喜歡導演在影像空間上的著力,把一件家庭悲劇滲透到當代俄羅斯社會各個角落,無論是在家中或職場甚至床上,或是公寓大樓到森林、道路、地鐵、軍事管制區、廢棄建築。社會體制平靜而有效率地動員搜尋走失的孩子(兒童的視角在角色失蹤後就消失了),透過鏡頭侵入到城市各處,成為一種頗為駭人的社會隱喻。無愛的人在生活中追求愛而不可得,成了電影結尾的暗示。

2018/4/2
《幸福路上》On Happiness Road (2018)
導演:宋欣穎

女主角小琪和我同一年出生,一些童年懷舊往事大家共通記憶都差不多,不過因為我不住台北,就少了那些高中見證社會運動的往事(應該也不是很多人都有參與),然後唸的類組不同,所以出社會經驗也很不一樣(應該每個人也都不會一樣)。但小琪的美國夢時期其實我青少年時期也有類似的情緒,差別在於她去了美國而我沒有。

這個故事用動畫來表現是好的,讓作者試著用一些奇幻的非寫實的手法來說故事,避開了寫實手法可能會產生的問題(比如拍不出有說服力的角色和情境)。所以我也勉強可以接受小琪長大變桂綸鎂的文青病(我多少也有同樣的毛病),畢竟文青文中才會想說這樣的故事。

無法說這部片拍得很好但也沒有不好,散場後我會想的是這是不是也是反應了一種失語狀態?小琪在故事中最大的命題就是「幸福」兩字,但這個詞很空泛,於是我們只好一直處在要「幸福」要「拚經濟」要「XXX」的狀態,但腳一直沒法落地,因為意識已經架空了。寫到這裏我都覺得這部片可能比聖鹿之死還恐怖。

但我不討厭這部片,作者可能只是有意無意反應了她或者是我的困境,當然這些都只是個人的想法,並不指向導演或別人的生命經驗。

2018/4/3
《今天跳舞不打仗》Foxtrot (2017)
導演:Samuel Maoz

感覺有點短片思維,以視覺、情緒和空間設計來推展而比較不是以劇作來進行,全片像是互相連接的三個片段,推疊出一種宿命悲劇性的荒謬感,擁槍獨舞的那段直讓我想到Elia Suleiman的作品,大概以巴衝突下只能不斷溢出這種戰爭與當代生活疊合下的超現實幻境。

就影像和視覺來說還滿新鮮的,但對其故事不太有感,第一幕走完大概就知道終點是什麼了,不確定前後兩幕室內劇走那麼長的必要性。中間邊哨不斷的重復與不斷下沉的意像其實很直白,略顯簡單的命題下剩下就是影像構成的隱喻和詩意,應該是我沒抓到比較深入的角度。

2018/4/4
《日常對話》Small Talk (2016)
導演:黃惠偵

紀錄片做為心理治療進行自我剖析揭露與告白,除了強烈且質樸的情感,敘事也需要精準的眼光與技術,行銷或說是和觀眾對話的策略更需要包裝和文化敏銳性。這部片每個環節大概都達標了,同志、女性、母親、家暴受害者的身份都站到了社會階層相對政治正確的位置,反應出創作者和觀眾對透過故事來自我定義與重新發現的渴望。


2018/4/20
[金馬奇幻]《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1971)
導演:Norman Jewison

重看《屋頂上的提琴手》,數位修復版畫質不算讓人驚豔,情節歌曲和表演在相隔30年後仍然記憶猶新歷歷在目,但有點感覺影片步調不屬於現代的節奏。中場休息時已經演了兩小時,情節才進行到剛嫁完大女兒,重要的高潮大都出現在最後一小時,不免覺得有點拖戲。但後來想想,如果前面沒有花那麼多時間在處理猶太村落的生活細節,包括家庭、婚姻、信仰、政治、時間,後面可能就沒有那麼強的情緒力道,慢和細節自有其類型和題材上的必要。

電影以傳統為題,甚至這可以說是猶太文化記錄宣揚。一方面以俄羅斯帝國時期猶太人遭受迫害為背景,另一方面故事又傳達傳統文化本就會經過時代洗禮不斷受到挑戰與退讓,這其實也是超越特定歷史文化的題目。傳統父權家長制被新時代的人本思維所軟化修正,但傳統又是連結族群的基礎,在兩方論證下呈現出主角一家人頗為深刻的人性處境。雖然重看有點失了年幼時的感動,看到Do You Love Me那段演出時還是溼了眼框。

這部片的強項在劇作、歌曲和演員,導演調度乍看平板,但推敲一些細節還是有很多優異之處,因為是歌舞片,音樂和畫面剪接處理確實下了功夫。不清楚哪些是沿自原始舞台劇作哪些是電影原創設計,比如三次和女兒對決的場面在空間上做了點超現實處理,是當年初看這部片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主角幻想中三位女兒在山坡上跳舞影像的層層疊疊也是很好的設計。最後安那特夫卡輓歌那一幕幕靜態照片般的橫移鏡頭影像,或是眾人遠離家園的跋山涉水的構圖竟然讓我想到這根本是安哲羅普洛斯(但人家那時都還沒成名)。

2018/4/23
[金馬奇幻]《獵人之夜》The Night of the Hunter (1955)

2006年的國民戲院放映的是本片的膠片版,12年之後當然只剩數位可看,然而這次買到的位置不佳,加上拷貝的畫質也不太好,沒感受太多形式上的美感,情節不斷讓我想到《小鬼當家》,連同很聖誕節的收尾實在讓人出戲。聽說大衛林區很愛這片,也不是不能理解全片瀰漫的那股詭陰的氣息,和童真歷險的奇幻詩意風格;超現實的邪惡有點類似更極端的《險路勿近》,最後高潮圍捕場景其實讓我想到《M》裏群眾瘋狂的氣氛。

本片的性別意識乍看頗可疑,Robert Mitchum演出牧師/情人/父親三位一體的邪惡男人幾乎把所有的女性不分老少迷得神昏顛倒,只有Lillian Gish演出充滿堅毅母性的老婦人足以和他抗衡,但夜晚兩人對峙的一幕竟開始合唱福音歌曲,大概也是道盡了良善與邪惡、愛與恨的生命糾纏。

氣氛意像和表演取勝的電影,希望下次能以比較好的狀態來欣賞。

(本文整理於201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