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 觀後記

2018奧斯卡季觀影短評

2018/1/6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 (2017)
導演:Joe Wright

電影如何裝飾歷史?文字和語言如何取代真實?導演透過空拍鏡頭和打字機的聲響將雲端上的政治人物和士兵與百姓做形式上的連結,加上室內黑暗光影的厚重調度,成為這部英國主旋律電影的主要影像思維。Gary Oldman變身特技和邱吉爾與國王之間關係的戲劇變化操作,並透過美女秘書的觀點貫穿全片,是討喜的申奧設計。高潮地下鐵一幕讓人感動之餘也讓人覺得這電影的臉皮真厚。


2018/1/14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
導演:Luca Guadagnino

看完後有點不知該如何思考這部片。

我喜歡故事將數星期的夏日假期不斷綿延深入到許多日常細節,試圖去抓住青春時光的瞬間,也是這種日常瑣碎的節奏讓這其實沒太多戲劇轉折的故事有了很濃重的情感與讓人投入的空間。可以理解許多人說這不只是關於同志戀情與成長的故事,而是關乎每個人的情感記憶,但就情節層面上還是十分同志專屬,包括角色互動與身份認同的掙扎應該不是可以任意互換性別來搬演的。

猶太項鍊的設計把同志和猶太人身份認同合而為一,是否可以說主角經歷的不只是同志情感情慾探索的啟蒙,甚至一部份也是猶太身份的認同建立?所以在最後一幕戀人已遠去他方,但背景家人在準備的猶太節日餐點也像是種象徵,主角已然轉變而且再也回不去了。

片中義大利鄉間的景色與符號非常的「義大利」,有種觀光客的視角,但導演是義大利人好像也不能這麼說。主角一家身為美國人的身份客居在義大利,除了是一種逃頓至異鄉的身份曖昧,也像是「每個人心中有一個斷背山」的世外歸屬之地,其實不是很具現實感,當然現實生活並不是這部片想要談的。結尾收在冬日下雪的場景就有點終於來到陰冷現實的感覺(片中背景台詞也不斷出現義大利當時的政治評論,不知是純背景還是另有所指?)。

片中以考古教授打撈出古希臘俊美男體雕像為背景,不斷為片中的男體誘惑做歷史與情感上的背書,一幕主角兩人透過雕像斷手言和的段落就頗有寓意。最後父親向兒子的內心告白也是類似脈絡處理下來,很多人似乎很喜歡最後這一個小轉折,不過這場來自原作小說的段落我感受倒是不太深,如果父親角色不是這種「我也曾走過」的角度,而是「我試著理解感受你」角度來處理這段戲會不會是不同的光景?Michael Stuhlbarg從《正經好人》後星路大開成為好萊塢綠葉配角不二人選,在這裏演出了一場代表作。

片中音樂的典故尤其巴哈的部份我接收不到,不過每次Sufjan Stevens的歌聲響起就讓我有點出戲,畢竟Sufjan Stevens是當代美國歌手,他獨特嗓音的辨識度太高反而沒有八零年代的感覺,也削弱了影片的歐洲氣質而更偏向美國味一些。另外Armie Hammer像是更年輕版本的Jon Hamm,不斷讓我聯想到《廣告狂人》中讓許多女人心碎的Don Draper,雖然兩個角色應該沒什麼關係。倒是演出片中17歲主角的Timothée Chalamet實在太突出,是本片最大的亮點。

2018/2/2
《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 (2017)
導演:Paul Thomas Anderson

保羅湯馬斯安德森的華美又來到了新的境界,電影前半段的場景調度幾度想到歐弗斯,這仍然掩蓋不了希區考克式故事的本質,但最終電影還是轉到不同的地方,我還沒想到像是什麼。女孩企圖打破男人心防的故事,但男人望著世界卻只看到詛咒與死亡,生命與愛情是一次又一次的死而復生。一場控制狂與女巫的對決,詭奇的男女遊戲。

另外應該早有人發現了,女主角拆開男主角藏在婚紗中那句never cursed台灣中文字幕錯翻成「從不口出惡言」,其實應該是「不受詛咒」之意,對應到先前兩人談到無法結婚的詛咒,所以下咒是為了破除詛咒,兩人心甘情願地在婚姻裏死去活來。


2018/2/4
《歡迎光臨奇幻城堡》The Florida Project (2017)
導演:Sean Baker

其實對導演Sean Baker上一部《夜晚還年輕》沒太多感覺,這部新片看下來整場也是很冷靜,不過心理一直想著這片真的滿好的,甚至比大多數本屆奧斯卡入圍影片還讓我喜歡。

本片企圖玩一點生活流的東西,很明確地想表現出窩居在汽車旅館眾住戶的生活樣貌,他們就是過日子,沒什麼太多心理糾結或道德寓意,尤其鏡頭大多放在兒童上面,暑假本就是每日瘋狂的玩樂。導演掌控這些素人小演員真的很自然,應該有放入很多即興的東西,很有紀實的質感。

電影所有想說的話都放在視覺上大紅大紫的顏色,和各式度假商店,每間房內的擺設與生活痕跡,威廉達佛穿梭摩鐵四處維特一切運作的種種細節和人與人之間的潛規則,再配上延續自《夜晚還年輕》多彩的大片天空,寫實和電影感有了很好的融合,雖然可能會有人覺得情節有點瑣碎。我也很喜歡那個收尾,有些人覺得稍嫌太過或失控,但我感覺整部片導演達到了他想做的一切,不太必要再多做些什麼了。

想到之前看過的《馬康多男孩》,也是兒童和集體住宿的空間,但那部是難民題材,悲情壓抑之外少了點神采。另外豆瓣上看到有人抱怨電影裏的白人不夠窮好吃懶做之類的,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以為拍電影是在比誰可憐的政治遊戲?

2018/3/21
《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 (2017)
導演:Guillermo del Toro

還滿欣賞導演把玩的血腥暴力以及鹹濕的慾望,電影院一幕的畫面也很美(可惜不識典故),種族與性別歧視和美國保守核心家庭大男人形像並置,黑人、同性戀、啞女、跨物種性愛各種身份認同,還有古典歌舞片、冷戰片、奇幻片、愛情電影等各式類型的混搭,感覺很豐富但說不上深刻或是提煉出多少動人的餘味。

威尼斯影展這次終於壓對寶,本片在奧斯卡得大獎也有人稱為是補給《羊男的迷宮》(不過這部是入圍外語片,怎麼算?),大概每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背後都可能有著好幾部片的怨靈,可能是過去被認為該得未得的遺撼,或是當屆影藝學院會員們還不敢頒的經典,結果不免覺得大家實在瞎忙一場,不過能有一部怪物片拿下最佳影片也算是個紀錄。

2018/3/27
《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
導演:Martin McDonagh

其實看不太懂這片的劇本在搞什麼。

片中三個主要角色各個都有戲,但串連在一起的方式有點莫名其妙。小鎮警長看來是個善體人意做事認真的好人,癌症末期還奮力工作,退場時機卻特地扯了女主角的後腿;暴躁警員後來發現自己其實是好人後「浴火」重生,巧遇殺人嫌犯又和女主角和解合作,但這條線索突然又沒了。

表面的曲折情節當然不是重點,但背後的社會批判其實也像打空氣一樣似有若無,最終大概還是放在人心憤怒與轉變超越上,在不完美的世界人人都有偏見與憤怒,互相傷害但也有互相體諒的可能。

只看過導演之前的《殺手沒有假期》,這位英國導演在《意外》這部以美國寫實地景和時代政治氣氛為題材的新作,滿有效地利用眾影帝影后的演員形像與表演能量,但兜來轉去刻意製造驚奇的情節不免有點設計過頭,逼得每個角色都得反省、超越、救贖。中文片名《意外》大概是片商不知道要取什麼片名,只好告訴觀眾劇情會讓人很意外,但在這樣的期待下最終沒有任何轉折是意外的,因為本來也沒有什麼方向可言。

一直不覺得有什麼好爭論《水底情深》和《意外》誰該拿下奧斯卡,近年的得主都有點經不起時間的檢驗,今年看來也是不會留下太多記憶的一屆。

2018/3/29
《郵報:密戰》The Post (2017)
導演:Steven Spielberg

電影大多是室內戲,事件發生在辦公室和家居空間中,大量的對白和眾多角色來回交鋒,如果是艾倫索金大概會寫出好幾倍份量的金句,但史匹柏則一再提醒觀眾這是部電影,鏡頭會流動,空間和光影會說話,甚至劇本為靜態事件創造了不少動作橋段,這些都是導演的筆觸。節奏、情緒、行動很好地結合的示範級演出。

和導演長期合作的攝影師Janusz Kaminski仍然拍出了充滿粒子感的復古影像,提供了本片觀看歷史的眼光,不但拍出了史匹柏風格的臉譜,也拍出了空間與物體的力量,比如開場的影印機,和後段的印刷室。讓畫面有一種特異的魅力,讓原本可能略嫌沈悶的情節有了難以言說的動力。

對我來說一個致命的問題是,湯姆漢克一直讓我出戲,好希望可以換個演員來演這個角色。梅姨仍然是一副我很會演的表情,但角色是有戲的所以可以接受。裏面的性別主題出現好幾場類似《沈默的羔羊》開場的電梯戲,到最後梅姨走下階梯的那個場面實在太用力了點。湯姆漢克領軍捍衛的新聞自由主題也因為角色不得我心而顯得單調。尼克森不斷以電話錄音和偷拍的形式現聲串場,連接到電影最後的收尾還滿有意思。

(本文整理於201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