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 影音

從《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六個版本到楊德昌經典數位修復

本文是關於膠片vs數位的隨性閒聊,技術細節沒有很嚴謹,請各位多包涵指教。


 《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六個放映版本

大家都知道諾蘭是電影膠片(Film)的信徒,我個人稱膠片而不稱膠捲,是因為我認為膠捲是拍好捲成一盤一盤盒裝的形式,膠片似乎是更精確的稱呼。這次《敦克爾克大行動》據導演所說有75%是用IMAX攝影機以IMAX 巨幅畫面65mm膠片規格拍的,剩下的25%則是一般65mm膠片攝影機拍攝,全球上映有六種不同的放映規格,分成膠片和數位兩大類。

膠片放映有三種規格,最高畫質是IMAX 70mm膠片版,這當然完整反應了導演拍攝的品質;其次是一般的70 mm放映,最後是之前戲院常用的35mm規格。以前美麗華影城IMAX就是放映IMAX巨幅膠片版,但近幾年設備更新後改成了數位雷射IMAX,而且大家應該很清楚現在一般戲院也都改成數位放映,也就是說現在台灣看不到本片的任何一種膠片版本。

數位放映也有三種規格,最高畫質就是上面提的4K雷射數位IMAX,台灣只有美麗華一家暫無分號;其次是威秀影城系統的2K數位IMAX,最後才是一般戲院的2K數位拷貝,這三種台灣都看的到,而諾蘭說只有IMAX才能展現的畫質都不是這些數位版本。

下圖是片商提供的六種版本說明,可以注意的是有註明三種膠片版本估計的解析度,可以和數位版本做數字上的比較。


按圖上說明,IMAX 70mm大約是18K,70mm則是12K/13K,35mm約略是6K,全都勝過數位所有的版本。當然這只是理論值,實際上還是要看放映設備和場地的調整與狀況才能決定畫面效果。

膠片真有那麼好?膠片vs數位

當然不必神化膠片版的效果,我還記得2009年因《阿凡達》和數位3D電影的普及帶來台灣戲院全面數位化之前,看膠片版電影可不是什麼多美好的體驗,放映問題帶來的失焦、昏暗、晃動,或是老舊膠片上的雪花和刮痕都令人困擾,甚至是在大型影城裏也是需要按經驗挑好的廳才不會踩到地雷。膠片放映要維持品質大概需要放映師的技術與關注,也需要拷貝本身沖印製作上的講究,在一般中小型戲院往往不太能期待可以得到最好的觀影體驗。這就是在影展看電影的優點之一,大型影展通常會針對場地和設備做最好的調效,個人許多美好的觀影記憶也都是在影展裏。

所以數位放映時代來臨的好處是,所有影城放映機都是新的(不過隨著時間也開始折舊了),所有拷貝都是數位檔案,放映工作簡化成只要按按鈕即可,每一廳放映品質都是穩定的,甚至台灣小型片商數量上的爆發大概也得益於數位拷貝在運送和複製上的簡便。而且數位畫質會比較不好嗎?膠片理論上再好,但實際上看到的效果都要打了折扣,反而數位可以立刻看到品質上的提升。

不過這幾年下來數位放映也是出現了規格上的侷限,目前一般戲院放映的應該是以2K DCP(數位拷貝)為主,解析度是2048x1080,其實和一般藍光1920x1080差不了多少,雖然是不同的壓縮技術讓DCP有更好更適於戲院放映的畫質,但如果坐稍微近一點可以看出畫面的細膩度是不足的。我一直期待有無可能4K DCP會成為主流,但目前並沒聽過那家片商或戲院特別針對4K有任何宣傳,也無從分辨台灣到底有沒有戲院在放映4K拷貝。

更可怕的是數位IMAX是以兩台2K放映機打在比一般戲院還要大的中型IMAX銀幕上,雖說會有比2K更好的畫質,但細緻度仍然不夠。這就是為什麼我看完數位IMAX版《敦克爾克大行動》之後在畫質上頗失望的原因,後來特地到美麗華看4K雷射IMAX來補足對畫質的期待,但感覺仍然比不上初次看膠片IMAX的震撼。

膠片數位化與數位修復

數位放映的另一個問題在於膠片拍攝影片的數位化,前幾年好萊塢還是有不少電影用膠片拍攝(因為膠片的畫質還是比早期的數位拍攝好),而且數位後製也已經有20年以上的歷史,膠片轉成數位的工業技術也磨了很多年。當然近年隨著數位拍攝畫質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新片都轉成用輕巧便宜的數位攝影機拍攝,省去了轉換的問題。前兩年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就是以膠片拍攝再轉成數位拷貝,出來的顏色可能並不那麼忠實反應膠片拍攝的色澤,這大概是技術上的問題。

不過以上都是針對新片來講,若是舊片需要重新放映,則需要進行數位化的處理,這又是很複雜的情況。一般來說舊片的膠片拷貝需要修復,數位化也需要把膠片掃瞄成數位檔,隨著不同年代的技術,早期多是掃瞄成2K進行修復調光,近年則越來越多標榜4K數位修復,數字本身除了代表解析度之外,也代表了背後技術上的進步和投入的資本,按此邏輯,4K修復的成果自然會比早年的2K修復來的好。

但電影百多年來數以萬計的影片都是以膠片拍攝,不可能一夕之間全都數位化,因為修復並不是把膠捲放入機器按個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哪些影片可以優先處理自然牽涉到商業考量和歷史價值等綜合因素,而修復的品質又和影片拷貝損壞程度,以及進行修復人員的資金、設備、技術與經驗息息相關。之前中影投入人力修復第一批影片如《戀戀風塵》《恐怖份子》的畫質就曾遭受不少批評,證明修復的技術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連國外如歐弗斯的經典《某夫人》修出來的第一版都是失敗的,甚至還拿這個版本出了CC版藍光後又再重新修了一版才再出了第二版歐版藍光。


楊德昌經典數位修復的土洋大戰

近期楊德昌舊作在院線上映,其中的數位修復的土洋大戰也是看點之一,《恐怖份子》《海灘的一天》應該是中影負責修復,《青梅竹馬》《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則是馬丁史柯西斯的電影基金會委托國外團隊修復,其中4K修復的《青梅竹馬》畫質相對來說十分漂亮,非常值得進戲院一瞧。各影片的修復成果觀眾可自行判斷。

非常可惜的是《一一》,據報導這次在台灣首度上映用的是CC版的數位拷貝,CC曾於2006年發行本片DVD,2011年發行藍光,相對來說是較早期的數位化版本,在大銀幕上看來有點慘不忍賭。類似的情況發生在去年的溫德斯影展,其中大部份的影片都是4K修復畫質非常好,唯有《慾望之翼》是2010年CC版的拷貝,畫質明顯差了一個檔次。修復品質的好壞觀眾在不在意,能不能分辨或是對觀影體驗有多大影響可能還有討論空間。但《一一》跨越了一個年代才終於在台灣正式上映,觀眾看到的和當年真正的畫質有很大的落差,這件事多少令人傷心,甚至也有點令人憤怒,但最終也只能說無奈。

但就像我們看不到諾蘭真正的敦克爾克,其實又能說哪部片的什麼版本才是真正的版本呢?當一部電影離開了戲院,如果它沒有經典到有重新再放映的機會,那它的大銀幕生命也就到此結束了,剩下就是藍光、DVD、電視、串流甚至到你的手機畫面上。

Netflix vs 戲院

那天我點開了Netflix上奉俊昊的新片《玉子》(Okja),看了開頭五分鐘(之後會再找時間看完),就串流而言畫質很好,但這不是大銀幕的等級,想到這部片在台灣沒有在戲院放映的機會就覺得非常可惜。當然你不能看盡戲院裏所有的電影,但Netflix想做的大概是告訴你其實你並不一定要進戲院看片,串流的時代電影不一定要存在於戲院(所以也不存在膠片或數位的問題)。美國的戲院業者則非常恐懼觀眾留在家中的決定,它們抵制了Netflix影片的發行,而法國戲院業者更進一步促使坎城影展規定只有會上院線放映的作品才能參加正式競賽。

兩方的爭論搞得像是某種零和遊戲,但就目前來說,我們還是需要進戲院才能看到IMAX版《敦克爾克大行動》,我們還是需要戲院上映楊德昌經典作品,透過觀影的儀式和實體空間人群的聚集,這些作品才能成為供人談論的事件,進入人們的視野與意識。也許你要說現在早就是電視的時代,收視率或點閱率更能反應社會的眼球動向,甚至更能召喚大眾的情感。如果真有那麼一天觀眾不再需要戲院,膠片或數位,2K或4K大概也不重要了。那麼電影隨著戲院消失的那種物質性的感官體驗又代表了什麼呢?其實現在已經有了VR虛擬戲院,也許到時我們能用手機在8K螢幕和VR眼鏡的虛擬世界裏,重新找回消失的黑暗空間與光影幻境。


留言

  1. 在長春看一一 是第一次看
    所以倒是沒有意會到畫質不好 以為原本就是這樣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長春小廳看什麼片畫質都不會好的。

      刪除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