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學閱影展放映了好幾部哈洛品特的專題影片,其中大多數都是35mm膠捲規格,在戲院放映已經完全數位化的今日,能看到膠捲放映的機會大概也只 有影展了。不過可惜的是傳出其中有幾部片因膠捲老舊的緣故,畫面已經變色成為粉紅色調,頗類似影展海報那一大片紫紅色,也是有點諷刺。這讓我想起過去看過 許多老片重映,也是碰過幾次畫面偏粉紅的問題,在膠捲放映可能會碰到的失焦、刮痕、雨點等種種問題中,嚴重變色可能是最讓我難以忍受的一點。(變色狀況可參考女神殿所貼的示意圖)
不過到底為什麼膠捲會變色呢?上網查了一下,以我個人的認知,簡單來說一般35mm的彩色膠片大略可分為三層染料,分別記錄紅、綠、藍三色的影像,一但膠捲存放了幾年後,染料就會開始逐漸衰解,因為不同層的染色材質不同衰變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於是最後就會呈現色偏的粉紅色。(這樣說來黑白片應該不會有色偏的問題)
褪色的問題也和不同彩色技術有關,早期好萊塢主流的Technicolor拍攝的影片就比較不會有色偏的問題,但因為技術和成本的關係,1950年代出現 的Eastmancolor技術不但較為便宜也更為簡便,逐漸取代了前者的地位。但低價的技術卻造成影片保存的惡夢,最短五年最慢十多年以上就會開始出現色偏的問題,端看影片存放的環境而定。一直到1979年才有新的不易褪色的35mm底片技術出現,但好萊塢也花了幾年的時間才完全採用。
要挽救色偏的影片唯有仰賴影片修復,但無論是過去或現在的數位修復,都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一些重要的影片可以優先得到電影公司投注資源,但其他排在後頭的電影只能任憑時間的摧殘,這也是近年國家電影中心一直在呼籲贊助電影修復的原因。
回到影展,我不清楚一般影展租借拷貝的方式,這次放映的《法國中尉的女人》其實在去年已經有新的數位修復版本藍光發行,但影展放映的規格還是35mm,聽 說也是嚴重的色偏,只能想像其中應該有拷貝調度和成本的考量。其實就算是數位拷貝也不能保證畫質,前年金馬影展看過幾部楚浮的舊作,雖是數位版本卻也沒達 到一般數位修復的標準;又比如才剛結束的賈木許回顧展,也有幾部片是畫質明顯不佳的拷貝。
我們想要讓電影永遠停駐在最初最完美的樣貌,但對抗時間總是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即使現在電影業已經全部數位化,看似把膠捲的問題一掃而空,但數位格式也有自己在保存上的問題,不見得佔到多少優勢,這是另外一個主題了。
至於這些畫質有問題的膠捲放映到底值不值得觀賞?就色偏而言,雖然顏色失真嚴重,但膠捲畫質的細膩質感仍然有可能還留存著,數位和膠捲畫質之爭難以定論, 尤其現今2K數位拷貝還是主流,即使重新修復了,觀眾看的相比於膠捲的規格,可能仍然還是不夠好的狀態。在戲院通路遭受數位潮流的挑戰下,要等待多久才能 盼到4K以上規格成為主流一天呢?於此同時傳統膠捲的畫面隨著時間逐漸消失在歷史中,真是你不看它就沒有了,但失去了原始的顏色,真的是和一部電影最好的 相遇方式嗎?一切只能怪相見恨晚。
不過這也看各人如何認知什麼是看電影了,或許膠捲正是過去電影的遺跡,數位修復只是擬真的複製品,觀賞膠捲放映在現在是否也可說帶點考古的樂趣呢?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