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Sohrab Sepehri
「朋友的家在何處?」破曉時刻馬車夫如此問著
天空靜止
旅人將他唇上的一抹光線
授予沙土的陰暗
用手指指著一株楊樹,說
「就在樹之前
有條比神所能夢見還更翠綠的花園小徑
那兒有著和真實友誼同樣寛闊的愛
你往路的盡頭走去又是上坡
穿越成年
接著轉向孤獨之花朵
到達花朵前兩步
停在大地神話的永恆之泉
一股無形的恐懼將擄獲你
在誠摯流動的天空裏
你將聽見窸窣聲
在一棵高聳的松樹上
你將看見一位孩童
他將從光築成的巢中舉起一隻雛雞
你問他
何處是朋友的家?」
譯自英文版本
Address - Words Without Borders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 - 1987)
重看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導演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查詢資料才知道影片的靈感是發想自伊朗詩人Sohrab Sepehri的作品。我平常不讀詩,文學也很少讀,這首詩的意象一時說不上和電影要如何連結。
重看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導演的《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查詢資料才知道影片的靈感是發想自伊朗詩人Sohrab Sepehri的作品。我平常不讀詩,文學也很少讀,這首詩的意象一時說不上和電影要如何連結。
電影片名取自詩的第一句,由一個問句帶出一連串的旅程與畫面,有所謂的愛、成年、孤獨,有電影裏也出現的花和泉水,當然還有一位孩童,和黑夜中無形的恐懼。最重要的可能是由旅人的手指劃出的一整個行路的指示,你找到一條路徑,前進、轉向、停駐,伴隨著天色光影的流轉,尋找的歷程不再只是找到朋友的家,而是一場難以言諭的生命寓言。這或許提示出電影或藝術的某種本質,形式永遠在指向一層又一層的有形無形的真實。
可以把《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當做一個關於人與規範的寓言,片頭的教室場景從數分鐘學童吵鬧的聲音,隨著老師的出現馬上帶來了秩序,起立、坐下、何時該說話、作業檢查等等。故事的命題來自於小男主角的好友沒有把作業寫在作業本上,老師花了很多力氣確立他犯了什麼錯,該怎樣的懲罰,而老師的警告是當著全班學生撕掉他寫好的作業,這個輕微的暴力舉動剪接到坐在一旁小男主角阿默德略帶驚恐的表情,伴隨著同學的哭泣聲拉出了全片的戲劇基礎。
之後阿默德回家後的一連串調度,包括他和大人的應對都再次強調兒童處在被成年人規範的位置,直到他發現他錯把同學的作業本一併帶回家後,他才開始決定了他自己的行動,他必須趕快把作業本還給同學。阿默德母親對兒子的道德焦慮毫不關心,甚至在來回奔波時阿默德的爺爺還找他的麻煩,爺爺以他的方式來理解社會的運作,並對友人說即使孩子沒犯什麼錯,也得要找藉口每兩個星期打他一頓,這樣孩子才不會懷疑大人的規範。
諷刺的是在此同時電影安排了一位做門的工匠在一旁為了工錢討價還價,以半威脅的手段企圖多討一些便宜。他龐大的身形壓近弱小的阿默德身旁半強迫地跟他撕了張作業紙來寫東西,這對比立即製造出純潔將被世故所侵害的緊張感。
類似的情境一直出現在情節中,包括阿默德遇見幫忙大人工作的同學,他弱小身軀努力搬牛奶的身影也解釋了他在課堂上向老師抱怨背痛的由來,但老師永遠不知道真正的情況。電影結尾前阿默德回到家坐在角落哭泣,似也暗示了因為他的晚歸而受到了父親的體罰,如先前爺爺的話語所暗示的。
除了小男主角與成人規範的對立之外,這也是一場孩童獨自離家前往世界的冒險,雖然冒險也不過只是到了隔壁村落。母親不相信有人從遙遠的隔壁村到學校上學,而在片頭教室的戲中,小阿默德確實知道有一些從隔壁村來上學的同學,也就是隔壁村是「從來沒去過但卻是可以到達的地方」,這也暗示這是阿默德第一次獨自離家這麼遠。
除了小男主角與成人規範的對立之外,這也是一場孩童獨自離家前往世界的冒險,雖然冒險也不過只是到了隔壁村落。母親不相信有人從遙遠的隔壁村到學校上學,而在片頭教室的戲中,小阿默德確實知道有一些從隔壁村來上學的同學,也就是隔壁村是「從來沒去過但卻是可以到達的地方」,這也暗示這是阿默德第一次獨自離家這麼遠。
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在電影中建構了兩個村落拉出的空間,首先是阿默德放學回家後畫面上的兩層樓房,阿默德上上下下進出房間的平面卻又立體的構圖,正是他即將前往隔壁村落的預演,越過山頭將是個更龐大而複雜的迷宮。連接兩個村落的是山路以及一片樹林,小主角在片中這段路就跑了三次,導演設計了一條Z字形的山路的畫面成為他日後幾部片的著名標誌,這也是阿默德踏上旅程的儀式,若是連同之後《生生長流》和《橄欖樹下的情人》一起看,Z字形像是生命的曲折,而踏上道路的人卻充滿了無畏的生命力。
而在隔壁村落的景觀更可看出導演是如何利用伊朗山村房屋巷弄的上下坡與曲折的小路,營造出電影魔幻的空間,有時平面的構圖卻因為一道窗一扇門的開啟而帶出新的角色與空間維度,更不用說電影最後的關鍵場景重覆出現了兩次,一次是白天,一次是晚上,以時間和光影為把戲把小阿默德帶入了找不到方向的迷宮。
而在隔壁村落的景觀更可看出導演是如何利用伊朗山村房屋巷弄的上下坡與曲折的小路,營造出電影魔幻的空間,有時平面的構圖卻因為一道窗一扇門的開啟而帶出新的角色與空間維度,更不用說電影最後的關鍵場景重覆出現了兩次,一次是白天,一次是晚上,以時間和光影為把戲把小阿默德帶入了找不到方向的迷宮。
如同詩作一般,最後的問路問到的是一連串的意像,羊棚、枯樹,孩童無法以成人般的理智去找到他好友的住處,他只能追逐一連串的符號、名字,而符號與名字的背後並不真的是他想找到的目標。比如他見著了一條褲子就認為那是他同學的褲子,他聽見了同姓的人就以為那是同學的父親。電影一個隱微的錯置放在他起初問到了同學表弟的住處,之後卻變成他以為找到的是同學的住處,許多場景他一直如咒語般呼㬇同學的名字,這名字卻也領他到錯誤的地方。這種名字和真實的錯認,搭配空間的曲折轉換實在是充滿詩般的趣味。
最後的阿默德尋到了一位老鐵匠,這位老人似是唯一願意幫助他的人,他在黑暗中開啟一扇窗進入電影,最後也以關閉同樣的一扇窗離開電影。老人和小孩的對比看似寓意明確,像是世代與時間的隱喻,老人提供了他的智慧與經驗,老朽的肉體卻也跟不上孩童的奔走。他口中叨念著舊時代逍逝的感傷,稱大家急著想換新的鐵門,卻不管舊的木門依然好用。除了對立於先前貪心市儈的工匠之外,也是除了爺爺之外另一個年老世代的聲音。只是他的呼喊並沒有引起阿默德太多的關心,阿默德只擔心他眼前的問題,就像所有成人其實都是在擔心他們自己的問題,甚至最後老鐵匠的帶路也沒把男孩帶到他想去的地方。
最後的阿默德尋到了一位老鐵匠,這位老人似是唯一願意幫助他的人,他在黑暗中開啟一扇窗進入電影,最後也以關閉同樣的一扇窗離開電影。老人和小孩的對比看似寓意明確,像是世代與時間的隱喻,老人提供了他的智慧與經驗,老朽的肉體卻也跟不上孩童的奔走。他口中叨念著舊時代逍逝的感傷,稱大家急著想換新的鐵門,卻不管舊的木門依然好用。除了對立於先前貪心市儈的工匠之外,也是除了爺爺之外另一個年老世代的聲音。只是他的呼喊並沒有引起阿默德太多的關心,阿默德只擔心他眼前的問題,就像所有成人其實都是在擔心他們自己的問題,甚至最後老鐵匠的帶路也沒把男孩帶到他想去的地方。
透過三種不同世代的角色,阿巴斯除了勾勒出伊朗世代轉換的樣貌與困境之外,似也是更普世的關於新生與老朽的時間之旅,男孩的生命剛要出發,卻遇見上上一代的終點。一幕男孩趕著回家而拋下身後走不動的老人,卻因為黑夜中的狗吠聲而感到害怕停了下來,最後兩人終究要一起穿過這條路,這或許是電影最魔幻動人的一幕。
電影結尾再度回到學校教室,阿默德終究以一個簡單的方法解決了他的難題,過去我一直認為這該是為男孩喝采的一刻,但這次看卻有了更複雜的感受。個人與社會規範的寓言可以是關乎伊朗政治現實也可以是人類普世的關懷,1987年時伊朗革命還不到十年,兩伊戰爭尚未結束,伊朗正處在宗教規律與政治的高壓氣氛中,遠離了一般電影觀眾對鄉村聚落中人情溫暖的期待(當然這可能只是種一廂情願的想像),電影中成人與孩童的難以溝通,或是成人間的漠不關心都像是意有所指。
小男孩在他的道德堅持下,最後也是以某種欺騙的方式讓好友躲過老師的處罰,若說原本他堅持送回作業簿是因為他認為同學該自己寫他的作業,最後的結局也可說是拿道德原則交換了他的罪惡感和友情。當然從最開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權力關係在電影中也不能簡單地劃分是非對錯,或許這只是教育與規範的某種必然,人們理所當然地在其間找到自己情有可原的出路。原本這部電影以兒童為題材的一部份原因也是為了躲避電影審查,阿巴斯在影片中雖然沒有任何明顯的政治指涉,卻又像訴說出真實情境的複雜曖昧。
當然畫面上依然雲淡風輕,這微不足道的故事像是種小小的儀式。如同老鐵匠走累時停下飲了一口泉水,他摘起一朵花交待阿默德夾到作業本中,這朵花和那泉水的滋味連結一起,更連結到旅程中一切的謎語。當最後老師批改完了作業,無意地說著「孩子,做得好」,畫面只留下一作業本中的那朵花,一說這是電影意在言外地肯定了小阿默德的這場歷險,但或許如之前所提的符號並沒有固定的意義,一朵花包含了生命無法言說的種種,同時也只是一部電影的結束。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