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醉鄉民謠》


《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 2013)

一邊看一邊想片商這幾年至少都很佛心地代理柯恩兄弟的片上院線,但有時候他們的題材就不是台灣觀眾的菜,尤其是很多非常老美國味的東 西,像這片時代背景放在六零年代初美國紐約新民謠爆發前夕的鬱悶社會,窮困的民謠歌手Llewyn Davis的音樂如他自己所說的不新也不舊,既不能迎合主流的 喜好,也無法超前時代帶動潮流。他的音樂在時代轉淚點之際要如何解讀可能需要一點音樂知識,當然順著電影脈絡去看也是可以的。

除了常聽Bob Dylan之外,我對六零年代初的民謠和流行樂也了解不多,那是Beatles都還沒出道的時候,現代的搖滾尚未發生。片中呈現的主流音樂是那種白白淨淨的俊男美女一起合唱討喜的旋律,裏面全場觀眾一起唱離家五百哩時我就想真的,那真是整部片我唯一會跟著唱的歌。Llewyn Davis不屑這一套,他就是唱著蒼桑的老民謠,唱著神秘而真誠且古老的曲調和歌詞,這些東西其實都是Bob Dylan音樂的養份。

Llewyn Davis可能也不是懷抱什麼理想,他就是想唱真誠的東西,唱他生命中的歌,討厭世道的虛偽。他無法妥協但又無法衝破現實的障壁,結果就是活得很慘,這世界討厭他而他也討厭這世界。這裏主角的境遇是個時代有意識的側寫(你看攝影下冬日陰鬱的色彩)也是個寓言,片中他從紐約遠赴芝加哥(一條飄著大雪的漫長旅途)希望能找到機會,但在聽完他動人的彈唱之後, 幾乎和觀眾同樣被感動的老闆只有鐵青著臉說「裏面我看不到什麼錢」,這場景幾乎是整部片的凝結。如同主角女性好友之前為了兩人一夜情而懷孕的事互相爭吵,但在他表明想放棄音樂後她卻又安排他上台演出,堅持與放棄之間的複雜曖昧如此令人玩味。

在網上翻找評論時看到有人說柯恩兄弟的電影主題其實都像是民謠,主角都活在神秘的鄉野傳奇的旅程之中,本片主角在電影中數天的飄泊也像是個超現實的寓言,尤其還有一隻叫尤里西斯的神秘貓咪一直陪伴著他。在這個把人們分類成勝利組和輸家的時代,這趟民謠旅程就像是美國甚至是整個人性存在的隱喻,主角不想只是像父親那樣「存在著」,但什麼又是活出自我?這不也是柯恩兄弟一貫宿命的主題嗎?人對抗世界甚至是對抗命運,即使意志本身可能也是不自由的。

就像劇中那支被錯認的貓咪(有人想到《正經好人》裏的薛丁格的貓嗎?),Llewyn Davis也一直走在錯認的命運旅途上,不論是他為了民謠生涯孤注一擲以失敗告終,或是索性放棄這一切出海跑船又陰錯陽差地上不了船。他以為追逐著貓咪就像是他旅程的意義的隱喻,但就像他對失智父親彈的最後一曲以為換來的是感動卻只換來失禁(所謂的「存在著」),在意義的追尋旅程中大概只能換來荒誕命運的冷笑(搭配柯恩兄弟老班底John Goodman再適合不過了)。

劇本玩了一點敘事的把戲,一環扣著一環讓整個故事像是一個迴圈,我們以為的開頭其實是個結尾(同一場戲不同眼光下的剪接),似乎Llewyn Davis的掙扎就要這麼繼續下去,但最後結尾那位you know who上台之後,被打倒在地的主角向揍他的人揮手說再見,而台上唱的也正是Farewell,就像是時代真正地和主角互相道別了。尤其身為樂迷就算Llewyn Davis唱得再動聽,也知道時代真正的主角才剛上場,而我們的Llewyn Davis註定要錯過這一艘船。

雖然故事放在50年前又是一堆民謠音樂,但時代的鬱悶與存在危機每個世代都有,在孤獨的公路上猶豫是否該轉下交流道的主角看來是如此脆弱,如同我們都一樣面對著不可知的未來,這電影主題也是很現代的,你永遠不知道時代什麼時候會轉過一個彎。


(觀賞於2014年2月15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