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風起》

 


《風起》(風立ちぬ – The Wind Rises - 2013)

其實看宮崎駿這位老導演的退休作,看題材看劇本或看過往作品常見的少年少女、飛行、戰爭元素,這次更令我震懾的其實是這部片展現的電影與動畫素材上的表現力,當然這些特點以前都有,只是換了眼光來看更覺得感動。之前對這種傳統手繪動畫顯得粗略的線條和形狀有點不滿足,但這次仔細看人物的動作,看機械運動的感覺,看整個場景的變動與構圖,就覺得這東西真的是有感情和演技的。而這次談飛行談氣流談風,又有一種以動畫表現自然真實的氣魄。這是只有動畫才能展現的,甚至是因為是手繪,比起電腦動畫在每個動作上更多了一層作者的意志,想想這真是一種很偉大的技藝,而且可能就快要失傳了。

當然一些運鏡和構圖也是真人電影難以或不能呈現的手法角度, 比如地震的震動,還有夢境和飛行的鏡頭。不過宮老這次也不只是在玩這些大場面而已,因為題材比較成人取向,在一些安靜的內斂的場景也充滿了導演在鏡頭和剪接的上設計,而且從電影開頭就確立了夢境和現實交錯的敘事,大塊段落剪接的切換省略都很漂亮。過去宮崎騎的題材都比較奇幻,換到這種較寫實的題材才更突顯出這種超現實手法的厲害。

切入故事的角度更是電影的重點,表面上是日本二戰時期零戰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的傳記故事,但內裏完全是宮崎駿對生命的思考。故事從男孩的夢想開始,透過男孩的夢境,和他的偶像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的夢境超現實的相連,一開始就設定了夢想和現實辯證拉扯的主題,而透過夢境中不斷的自對話,也提升並界定了主角的夢想其實是追求一種超越世俗的生命極致之美,似乎是時代現實更艱難,他的目光就更堅定。宮崎駿以他的哲學把對飛機的迷戀和其中包含的戰爭死亡矛盾,都包進主角曖昧又單純的生命中。

整部片以「起風了,更要生存下去」的曖昧暗示為母題貫穿整部電影,風像是時代的災難與毀滅,開場沒多久的東京大地震大概是比較具像的呈現,但隨著電影發展,這種意像就顯得更加隱晦,中間除了少數政府迫害思想犯的描寫之外,對於戰爭的呈現或控訴都藏得很後面。大概是主角看的風是不同的面貌,飛機的設計其實是要對抗空氣阻力對抗風都又藉著風讓機器飛到天空上,於是設計飛機這件事也隱喻了主角的生命處境,無論時代之風如何吹,他只能乘著風前進。

電影另一條線是堀越二郎和妻子菜穗子的邂逅與相戀的悲戀故事,這其實是改編自作家堀辰雄的生平拼貼進來的。兩人因風而相識,一段兩人用紙飛機傳情的戲就是大玩風的遊戲,風像徵了生命也像徵了死亡,當妻子因重病不久於人世,兩人對生和死選擇也都呼應了整部片的主題,而妻子的病其實也和整個時代的毀滅互相對應,雖然兩人情感關係看似進展過快,但透過風和飛機的意像,愛情與生命的份量就帶了出來。

故事結束在零式原型機完成設計製作,成功起飛之後,電影收尾又是一場的夢境,堀越二郎完成了他生命的極致,同時也是死亡的開始。他問卡普羅尼這是在夢中還是在地獄,或許生命與死亡都是一體的兩面,電影越背離地獄般的現實,那黑暗的意像就越揮之不去。這部片就像是宮崎駿對日本戰爭歷史的自我矛盾反省與回答,片中出現了其他國家的角色正好是同為二戰軸心國的德、義,於是乎這個故事不只是關乎一個人的生命,更是歷史與人類文明的思索回顧。有評論指出本片避開描寫日本二戰罪行的道德爭議,但我認為對歷史的二元批判從來不是這部片想說的主題,片末零式戰機殘骸堆積而成的死亡意像,正是堀越二郎追求生命之下所預見的代價,也是整個人類文明生之慾望的寓言/預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