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外爸爸》(そして父になる - Like Father, Like Son - 2013)
在是枝裕和的新作《我的意外爸爸》中,兩對夫妻發現他們六歲的兒子當初在醫院抱錯了,現在面臨是否必需要換回來的難題。在現代日本社會連主角都質問在這年代怎麼還有弄錯小孩的事情發生?院方也指出在過去類似的情況,抱錯小孩的家庭百分之百會換回來,於是這難題變成似乎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一個選擇題。 但在這個不可能抱錯小孩的年代和百分之百會換回來的日本文化中,找尋讓故事成立與走出新出路的可能就成了電影的命題。
故事加入了一些轉折讓為何抱錯小孩的疑問有了解釋,但百分之百這數字就處理的比較模糊。過去類似的情況到底是什麼情形?抱錯的小孩兩、三歲或六歲可能在情感上和處理上就有不同的考量,更不用說如果已經十多歲了又該如何?電影中也並陳了兩種觀點,除了傳統的血源情感之外,也有提到戰後社會很多收養孩子的情況,生育比較親還是養育比較親,這似乎無法一概而論,真有所謂的百分之百嗎?在這不確定的命題下,透過電影來重現這問題就有點吊詭,電影中安排了不少細節強調出養育造成的影響,包括大人小孩相似的語言和生活習慣,至於血緣連繋方面的描寫則力有未逮,畢竟電影大小演員間不可能真有血緣關係,或說這在電影的脈絡下並不是導演想談的問題。如果說社會是經由人與人的連結組織而成,何以成為家庭與社會,其間的權力衝突與情感關係以及潛藏其下的社會精神樣貌,這些似乎才是電影想要呈現的隱題。
其一是安排兩家人經濟階級上的落差,從物質環境的不同開始,兩位丈夫不同的職業和工作態度,夫妻間的強弱關係與相處模式,對子女的教養和關愛方式都完全不同。在電影開頭電影主角良多和妻兒一起參加國小入學的面試,其間應對細節不但把角色性格關係清楚地呈現出來,也明白地指出身處社會菁英階層所需的經濟條件和競爭態度,同時也暗示了家庭的樣貌是如何地被這樣的社會價值所形塑。這樣的競爭情結也不自覺地延續在兩家庭中兩位父親的相處,其實更多是良多這邊的內心戲,他不但要比較誰家小孩教的比較好,更要證明自己是更得到小孩認同的父親,在這裏忙於工作吝於陪伴小孩的菁英上班族對上假日常陪小孩放風箏的水電行老闆,為工作犧牲家庭的思維似乎逐漸被時代所拋棄。這價值對立處理的頗為二元,雖然在情節脈絡下這也成為導演對時代的觀察和角色自我反省的契機。
而更耐人尋味的是,當初易子的真相竟然也是某種對階級落差的反撲。在真相未明前除了良多好奇事情背後的緣由外,兩方父母似乎更在乎的是賠償的金額,但良多這種表面上鄙夷金錢的價值觀正也是其經濟優沃的佐證,而劇情一度讓良多意圖以金錢來解決小孩歸誰的爭議更是突顯了其內在價值的矛盾,其後當年的加害人提出金錢做為賠償正也打了先前的良多一個巴掌。
其二則是順著主角的心理描寫,電影帶到良多其原生其實也不那麼傳統的家庭,包括他並不認同卻也不自覺受其影響的傳統父親,和他不願意喚作母親的繼母,這裏導演雖然沒有清楚描寫角色的家庭關係與心結所在,卻也暗示了角色性格與價值的上一代源頭,以及如何體現在他自己的婚姻與親子關係中。當他發現兒子非親生時口中無意吐露的真心話,不但呼應了其父親對血緣的情結甚至帶點同樣的殘酷,這句話因此造成了夫妻之間的陰影。
良多的妻子在兩人關係以及事件當中都是處於比較被動的位置,對於懷胎九月親生的兒子與六年來拉拔長大的養子之間的掙扎,她似乎並沒有太多的主體性,甚至她直接傾向於已有深厚感情的養子也像是種對丈夫的消極反抗,更不用說之後情感上接受親生兒子也帶點背叛原來兒子的哀怨。而另一對夫妻則像是良多這一家的相反對照,雖說是指出家庭與夫妻關係的不同可能,但在電影中卻同樣多少淪為良多內心戲的背景。
不少看法認為是枝裕和這部以交換孩子為題材的戲處理得太中規中矩平凡無奇,主要原因可能是電影主角良多是導演身為人父的投射,以一個中產階級以上的丈夫與父親的角度來思索何謂親子與家庭,劇情走向很容易落入一般的預期,即使電影中放入了很多細微的社會文化線索,故事的視野也從來沒有刻意拉高到縱覽全局的程度,反而更像是一部導演的私電影,關於一個中年男人的存在危機與反思,所有女性、孩童以及其他家庭的視角就有意無意地被淡化成主人公視角的對照。
導演過去的作品常放入大量的生活細節描寫,在這裏同樣的細節更是關於一個男人如何去經營一個家庭,實踐他與兒子的關係。電影後段當良多和妻子與親生兒子重新建立新的生活,這就像是身為父親的第二次機會,他逐漸從原本的方式修正為一個更人性的父親,也終於像個父親和兒子一起露營(卻是在他們自家客廳的「摸擬」),但也就是這些新的生活逐步累積才更讓他體會到這本該是和他原來兒子相處的時光,而更重要的是他最後才體認到即使過去有多少的不是,讓兩人成為父子的,正是其間相處的點點滴滴。這就是導演的視野所在,在這部新作中終於讓生活本身超越了血緣的連繫,電影中大人與小孩從來沒有辦法脫離原本的家庭關係,血統最終成為可以擺脫的標籤。雖然我不知道這是否算是導演在電影中的一廂情願,劇情後段良多去找當年惡意調換兩家孩子的護士,卻也見證了另一個非血緣的親子關係,這突顯了導演處心積慮的設計。
在觀看電影結局的當下仍然很讓我感動,或許正是導演的私人感觸所致,身為一個人活在世上是如此的艱難,背負著太多繼承而來的包袱,而每走一步路又會在身邊的人尤其是下一代身上留下烙印,換子的風波是主角一次省視自我生命的機會,去學習如何又為何當一位父親,以及更重要的是如何當一個獨立而自由的人,是枝裕和也許沒有真的給出什麼讓人意外的答案(或許也不必),但其誠意終究是動人的,而這私人的感觸也正切中時代的命題,如何反省過去的歷史,又如何地走向未來。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