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慕》(Amour – 2012)
麥可漢內克去年的新作,故事描寫一對老年夫妻,妻子中風後身體不斷惡化,對兩人造成了極大的身心折磨。
電影開場是一段警察破門而入的場面,接著敘事回到事件之前妻子依然健康時兩人一起欣賞演奏會的畫面,觀眾席的大全景長鏡頭讓人一時無法看出誰是主要角色(頗類似《隱藏攝影機》的結尾鏡頭),或許意謂著情節其實可以發生在觀眾席的所有人身上。但我覺得就是偏偏這對夫妻,妻子對生命的態度和丈夫對她的愛意,才讓導演寫出這樣的故事,有著這樣的結局,這部片把人們普遍的生命困境拍出了作者的私人感觸。
這對夫妻生活算相當優沃,並沒有什麼經濟上的困境,而妻子身為退休音樂老師兩人還相當喜歡古典鋼琴曲,其實就是一派退休中產階級的樣貌,這也是漢內克作品喜歡處理的對象。但所有外在經濟和智識上問題都被放到一邊後,這部片要處理的是很純粹的,愛情面對時間與身體老去的無情考驗。
電影幾個段落的跳躍讓妻子的身體一次比一次惡化,從開頭的正常生活,到半身不遂坐在輪椅上,到最後躺在床上不能行動與正常言語,起初妻子面對自身病痛的負面態度對應到後來的景況也無法讓人批判,Emmanuelle Riva身體與形象上非常勇敢的演出確實是值得一座奧斯卡。而丈夫處理妻子身體狀況的方式看來非常令人感動,但到了一個程度之後,他無法真正地去"嚴肅"和女兒來討論妻子的問題,因為所謂嚴肅理性方式(把她交給療養院或看護)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電影裏的愛或者說是一種對美的想望,讓丈夫無法放手,也正是這種無法放手才突顯了兩人之間的愛。也許換做其他人可能因為宗教信仰或是其他因素會有不同的面對的方式,但或許漢內克是無神論者(?),上帝在此顯然是沒有出場的餘地,只留下人性與自然老化的拉址,讓丈夫在結尾做出他的選擇。但也是這樣的牽扯,電影才定位出屬於他們的感情出來。開頭丈夫跟妻子講述他小時候的故事,一直到近電影的結尾他還是不斷地在述說,關於他們兩人生命尚未交會前的時間,關於對美與感動的模糊記憶,就是這種對生命無能為力的殘忍,我這才感覺出漢內克可能放入的感情,這是屬於他個人對愛與生命終結的凝視。(即使我們不一定會喜歡或認同他的視角)
同樣迷人的是整部片的攝影還有空間處理,電影開場的侵入段落,再回到兩人出外聽演奏會後回家(同樣他們發現了另一次的侵入),一直到結尾電影再也沒有離開過兩人居住的公寓,中景鏡頭透過房間與門窗的構圖和低調的光線處理,讓這公寓成為了一個封閉的電影空間,每個房間的進出與開關在電影中緩慢地累積出了力道,甚至某些段落還滲入了夢境與幻覺。故事最後的處理雖然看似簡單卻頗為精妙,電影中用了不同的方式來處理兩人生命的出場,一個現實一個幻想。還有兩段鴿子戲,沒法說這兩場戲是什麼意思,但若要說這電影裏有上帝或是某種現實之外的像徵,也許這就是了。鴿子身為外來的不速之客闖入了兩人的封閉空間,主角追逐鴿子的場景真是逼近讓人屏息的境界。
(觀賞於2013年三月九日)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