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危機倒數/00:30凌晨密令

 

《危機倒數》(The Hurt Locker - 2008)拍攝於2007年中,2008年在威尼斯影展首映,2009年中北美上映,2010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對男主角和導演來說這成功等待的真是漫長。而我之前一直下意識地避開這部電影,我想我大概知道為什麼。電影描寫伊拉克美軍拆彈部隊的故事,整部片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爆炸,什麼時候會有子彈飛來,什麼時候會有人掛點,緊張到一個程度看來就有點壓力了。當然這是導演的意圖,大多觀眾應該也很享受這刺激的過程,這不是什麼問題,就像是有人喜歡吃嗆辣有人習慣吃清淡,,純粹是口味喜好所致。

導演Kathryn Bigelow和她的攝影師很清楚如何呈現出戰爭的影像和氣氛,寫實精準也有適度的形式美學,大概可以說是某種好萊塢戰爭電影技術的展演。當然這部片是在拍拆炸彈,但拆彈戲演了兩三場後,導演知道觀眾沒法看同樣的戲碼兩個多小時,所以開始換了不同的菜色(狙擊、巷戰追逐),最後結尾再重新回到拆彈做結。很多時候讓人覺得像極了一關又一關的電玩遊戲,大概是電玩如今都可以做得滿逼真,真實戰場和電腦遊戲在電影上看來沒太多的差別,這種如同電玩一般對戰爭的沉迷與疲累大概也是導演的意圖。

男主角的瘋狂牛仔形像和寫實的戰場刻劃其間有些矛盾的張力,這大概有點後設的味道。男主角在戰場上找到他的真實,但在返鄉後的現實中卻感到巨大的虛幻,反而另外一位配角在經歷戰場後卻是反過來想擁抱家庭與人生。這種美國境內境外、虛擬與真實、銀幕前後的真假錯置實在是有種意外的趣味。導演極力所能地想在電影中營造真實,包括整部片的拍攝地點都極為靠近伊拉克,但最後電影呈現出來的同時也是被好萊塢消化過的類型演練。在技術上的逼真或是寫實的細節是一回事,但在兩小時的電影中到底何謂真實又該如何呈現或許還有不同的可能,生活和其以外的世界如何透過媒體影像形式將兩者連結,其間的斷劣和落差也許是這部片的潛主題。當然這或許單純只是導演個人對電影戰爭類型形式的執迷。

(觀賞於2013/1/13)

觀看完《00:30凌晨密令》(Zero Dark Thrity – 2012)的感想和《危機倒數》滿類似的,就是種儀式性的展演。如果說奧斯卡同場競賽的《亞果出任務》(Argo – 2012)是嘗試在紀實中加入一些感性的溫度,本片就是試著要抽掉一點情緒,不論是愛國主義的主張或是對美國反恐行動的批判,這部片裏看似都有也都沒有。

當然導演Kathryn Bigelow和編劇Mark Boal 在前後兩部作品中對主角的塑造和情節細節的呈現,某種程度都表明了他們對戰爭的一些立場,但我總還是覺得兩位主角比較像是敘事用的道具,在紀實的展演之後留下的只是意義的虛無。這虛無與其說是對戰爭的批判,不如說更多是對真實的展示與拒絕二元的評論,電影展示美國如何殺掉賓拉登的過程,同時呈現卻也壓抑了道德批判或意義上的直接導引。於是電影對角色是說得很少的,像是在描寫一種視角和狀態,當然也許是美國人經歷了反恐戰爭的悲憤和道德焦慮後會比較理解這些狀態,又或者這是編導在呈現當代戰爭時的謹慎。我不確定這種超然或相對客觀的視角是其優點還是限制,至少不太容易打動觀眾。

但其實這部片也不冷,片中追捕和最後刺殺行動的調度依然可以感受到導演對電影戰爭形式的熱情,雖說不灑狗血但又不放過每個可以營造緊張氣氛的段落。故事描寫了十年中CIA探員如何大海撈針地逼近物理上的真實:賓拉登何在?最後高潮戲中突擊隊一個門一個門的侵入,一個名字接著一個名字地刺殺,我感覺這也是導演在打開她的藏寶箱,以電影為手段去享受這近乎真實的幻覺。片尾最後那段突擊場面,確實是很厲害很值得在戲院一瞧的,可以想見編導如何仔細地研究整個行動的各種細節,然後透過戲劇設計和剪接調度把整場戲拍得極為逼真又很有逼人的張力,這甚至幾乎有股莫名的詩意了,尤其這是場充滿高度紀律與節制但又近乎要失控的屠殺。

在看《00:30凌晨密令》之前我先猜想了這應該是一部"處刑"或說是"死刑 "的電影,當然之前美國評論也有爆出本片關於虐囚情節的爭議,但實際在看片的時候我反而很淡定地沒特別去想到故事其中的道德焦慮,就直接覺得這世界的運作就是如此。不過回頭想想對相信美國在維持正義對抗恐怖份子的觀眾來說,這部片描述的過程顯然多少有點暗黑虛無又如此矛盾地理直氣壯,這其中的道德衝突張力於我較無感,但這是否是美國影評特別喜歡這部片的原因?

(觀賞於2013/1/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