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台北電影節公佈的片單,發現之前期待的詹姆斯艾佛利經典舊作都是放映DigiBeta的格式,這讓想到之前也是興衝衝地買了維斯康提影展的預售票,結果上映前兩天才知道是放Betacam,這讓我當下打消了觀賞的念頭。(不過台北電影節大部份經典舊作還是以35mm或DCP數位格式放映)
其實以前就寫過我對大銀幕的執迷,以及對於觀影畫質的反思,這幾年下來其實情況也沒太多變化,大概就是數位放映的影片越來越多,看高畫質影片和電視節目的機會也更多了,面對一部上映的電影我也總是猶豫著要進戲院還是等待DVD,看一部好電影到底需不需要介意差勁的畫質?
最近的例子是去新裝潢好的真善美戲院看《又一年》和《人神之間》,換新後的座椅確實坐起來更舒適,但銀幕和放映效果卻完全沒有更新,顏色對比不佳外連銀幕上都有明顯的髒污,後者還幾乎整場失焦,我想真善美戲院從此被我列為拒絕往來戶了。
《又一年》我還是滿喜歡的,雖然不免希望能在更好的戲院觀賞,而《人神之間》失焦太嚴重讓我不容易投入,但看完一部電影後最後能記得的不就是幾個鏡頭、情節、畫面和一些感覺,一家糟糕的戲院能對一部電影造成多少傷害?Betacam的艾佛利和維斯康提就不會讓人感動了嗎?不過如果答案為否的話,倒不如就省下票錢看DVD,省得舟車勞頓。
同樣是經典舊作重映,最近的奧黛麗赫本經典影展又是另一種光景,片商不但是放映全新修復的數位拷貝,而且是以戲院大廳包場預售的方式來安排場次,據說在票根、贈品上都下了一些心力,要讓入場的觀眾能有最好的觀影體驗。我自已目前沒機會參與,不清楚實際的情況,但我想片商能下這種功夫去包裝這幾部經典老片,大概是奧黛麗赫本的巨星風采太耀人,以及目標觀眾群一大部份是設在年紀較大的觀眾有關,但片商對電影的熱情更是關鍵。
負面來說,對我這種不住台北或是工作繁忙的觀眾,這種限定時間場次的方式讓人難以參與,也不清楚在這一波場次放映完畢後,後續還會有怎麼樣的安排?要多少場特映才能賣回成本?但也許換個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不失為一種電影和觀眾關係的重新思考,讓每一場放映都是一個盛會。後續情形值得好好關察,但我想不是每部片都可以這樣玩的。
所以來看看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情況,本週上映的《十三人刺客:殊死血戰》在新光影城以大約每天只有一場的方式來放映,也許映期兩個星期後就會草草下片。而片商把這部片和一堆其他的新片打包以同樣的方式上映,場次少缺乏宣傳,但以超低價特賣的方式以每張票不到一百元的廉價來促銷,可想而知不久後這些片就會進入DVD市場,誰知道這樣到底能不能賺回本?不過片商以各種套票、護照來促銷電影不失為另一種突圍的方式。
也許電影實在太多了,市場到底能夠容納多少部影片,觀眾又能夠花多少心力和時間來看電影?或許一部電影的價值決定於市場與行銷操作,端看觀眾如何找到想看的電影,而一部電影又如何找到它的觀眾。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