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單 短評

2010年個人舊片回顧

之前從來沒回顧過舊片,而且去年舊片看得少了, 但電影不分新舊,就當做日記般來分享吧。以下是2010年個人新看覺得特別喜歡的舊作,包含古早經典以及前幾年的作品,大致按照觀賞順序。短評則是剪貼修改自之前寫的。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30/4670797929_4c4b1f9a6d.jpg

《無憂無慮》(Happy-Go-Lucky – 2008)

苦等多時等不到麥克李這部作品在台上映發行,只好想辦法自力救濟找來看了。

導演又一部在平凡生活中挖出複雜況味的電影。無論人生是循規蹈矩,樂觀自由或是叛逆憤怒,每個人都在自我的框框裏追尋快樂的真實與幻影,同時又為其困惑、互相相愛或傷害。導演寫實平順的基調中藏著深刻的洞察與詩意,男女主角的表演非常令人動容。(之前寫的文章)

金馬奇幻影展讓我有機會在大銀幕上看到波蘭斯基的一些經典作品,以下是這次看的三部長片,全部推薦。

《失嬰記》(Rosemary's Baby – 1968)

波蘭斯基傳奇的經典恐怖片,是一部傑出的心理驚悚劇,產婦憂鬱症極致。原本牽新居歡喜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少婦(米雅法蘿),卻陷入某種恐怖宗教陰謀的恐懼中。婚姻裏的男女權力關係,世代和知識階級的巧妙壓迫控制,和女主角本身對母性的執迷,到最後全部著魔。

《反撥》(Repulsion – 1965)

又是一部波蘭斯基的女性心理驚悚片,我認為某種程度上比失嬰記還嚇人,看來導演真的對這種受害者的心理折磨異常的執迷。公寓封閉的場景和女主角的幻覺拍得沈重駭人,凱薩琳丹尼佛呆滯且瘋狂的形像堪稱經典。不過如同片頭字幕所示,這部片導演雖然有放入一些人性社會批判,但他更執迷的或許是一種潛藏在人性中無以名狀的魔性。

《水中刀》(Nóz w wodzie – 1962)

跼限空間的場面調度,和三個角色之間營造的戲劇張力都非常值得一看,其中兩個不同世代男人的競爭對抗,到最後竟然有種對人性宿命的批判透視。波蘭斯基的處女作果真是經典。

《愛滋味》(Les témoins – 2007)

從劇中男女錯綜的複雜關係所交織的文藝故事,突然切入世紀絕症的時代衝擊,本片拍得輕巧又深刻,不但關照了不同性別性傾向的角色面對愛滋病的心態轉變,也點出了深藏在婚姻、愛情、種族、社會不同的階級關係。如同原文片名所示,像是對一個時代變化深富詩意的見證。

http://farm5.static.flickr.com/4099/4848794180_7e794f35d3.jpg

《樂隊來訪時》(Bikur Ha-Tizmoret - 2007)

去年個人看DVD驚喜的發現。一隊埃及警察樂隊意外流落至以色列荒涼小鎮,一晚之間和收留他們的當地居民的奇妙互動。整部片十分安靜緩慢卻又有股低調的幽默和溫暖的人情交流,背後異文化之間的暗流和歷史重量更是難以言喻,看來沒什麼故事的故事卻拍得極為動人又充滿美妙的電影魔力。(之前寫的文章)

《再見巴西》(Bye Bye Brasil – 1979)

台北電影節專題導演作品。一個流浪綜藝團的故事,從窮鄉僻壤一路到繁華都市,看盡了被殖民壓榨的一面,也嚐遍了貪婪迷戀與墮落的滋味。四位男女主角的關係傳達出人性對自由與安定的矛盾,旅途的所見所聞也隱隱反思批判巴西的文明化進程,結尾相當的曖昧且糾心。非常棒的一部片,本片主題曲也非常動聽。

《童年再見》(Au revoir les enfants –1987)

久聞多年的名作,導演路易馬盧以平實又充滿感情的眼光挖掘二戰法國被德軍佔領時期的童年回憶,學校的生活細節和同學間細膩的情感刻劃都在結尾凝聚出悲傷且動人的力道,除了非常感人之外,其他不知道要再說什麼了。

最後是金馬影展看的兩部侯麥作品。

《午後之戀》(L'amour l'après-midi – 1972)

侯麥的電影似乎常常讓主人公在兩個情人之間遊移著,男主角不斷背著妻子和情人進行午後的約會,卻一直處在某種曖昧非肉體的關係中,不知該不該跨過去。算是某種男人對婚姻與感情慾望如何平衡的掙扎,侯麥拍來當然是相當有味。裏面大量出現辦公室的場景不知怎麼地讓我想到小津安二郎。

《圓月映花都》(Les nuits de la pleine lune – 1984)

依然是侯麥對感情的辯證,這次換成女主角在兩個房間和兩種不同感情生活的掙扎,同樣是透過空間加強了主角的心理狀態,甚至多了點主角對城市的感情,到底世界的中心所在為何?是處在人群之中,還是和心愛的人一起。一段感情的中心又是放在誰身上?最後結尾則是在意料之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