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看了《萬惡夜總會》(We Own the Night - 2007)的DVD,之前會注意到這部片是因為讀過了周星星的介紹,肥內也把這部片列為他的去年度十大之中。但是這部片一般評價不算很高,我看完時感覺也滿複雜,它的樣子看起來很樸素很普通,沒法說是什麼大作,可是過了快一個月的現在,還是有些片段讓我印像深刻,覺得可以寫一寫的。
這是一個警匪對抗的故事,也是關於一個反叛的兒子在面對親人遭逢危機時,如何地放棄他原本的生活,貫徹他的血脈宿命。情節充滿港片式的狗血,有父子、兄弟的情結,有臥底、有推理,有犧牲有復仇,更多是關於命運之下的選擇與後果。劇情很簡單,主角身為夜總會負責人,生活充滿三教九流,但他的父兄卻都是警局高官,他和家人常處於一種緊張的關係;而他對外隱暪他的家世背景(好像太簡單了點),把對親情的缺憾投射到在他頂頭老大的家庭之中,同時他也交了一個舞女出身的女友且論及婚嫁。但這一切卻開始失衡:一位警方追查的毒販出入在夜總會之中,主角原本拒絕警方想利用他提供線索的計劃,但就在這幫毒販報復性地槍擊了他的哥哥並威脅其父親的生命之後,他不得不介入黑幫和警方的衝突之中,而這一選擇卻讓他再也回不了頭。
故事可能聽來平凡,但我喜歡它的直接、工整,劇本一開頭介紹了角色和情境之後,很快地就引入了衝突,接著角色隨之因應,故事就此如流水般發展下去,沒有故作玄虛,或繞著主角在黑白兩道間的拉扯上死纏爛打,雖然有很多狗血元素,但導演James Gray處理的樸實,沉穩的故事節奏,更讓一些高潮時刻深入人心。主要是主演的Joaquin Phoenix表現很不錯,他沒有把這個角色演得流氣刻板,依然充滿了人性,或許沒有一般入圍奧斯卡獎的那種光采炫目,但足以承載故事的重量。
主角進入毒販的毒品工廠那一段很令人印像深刻,那股簡單、沈穩的氣氛,配上角色努力不形於色但內心翻攪的恐懼不安,卻在一瞬間轉入混亂血腥的槍戰,看似平實的一段戲,張力卻很強。更不用說後段那場雨中飛車追殺的調度,充滿真實、不安的緊張氣氛,但又不會像神鬼認證那般讓人頭昏腦漲。問題是,雖然可圈可點,但是對看慣近年好萊塢那種鋪張奢侈的動作場面的觀眾,或是看盡如柯波拉、史柯西斯之類的大師調度的觀眾來說,本片有點不上不下難以令人滿足。不過我覺得對於這個故事而言,這些場面導演處理的還算剛好。
或許一些段落略顯沉悶,或劇情轉折稍嫌老套,但其實是講了一個很經典的故事,看角色們歷經悲歡離合,時間流轉,有人離去,有人死亡,有人從頂峰落下,有人重獲新生。內在動力則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及冥冥之中無可抗拒的命運。
(下一段有結尾劇情透露)
最後一段高潮戲,當惡徒已經窮途末路,困在蘆葦叢中,漫天的濃煙四周又被警方團團包圍,眼看一切將塵埃落定,此時主角卻還是隻身進入草叢中,和仇人進行最後的對決。灑狗血嗎?我倒覺得是把延宕整部電影的掙扎、壓抑、憤怒,在最後這個儀式性的行為中為角色的情緒找到宣洩的出口,為他的宿命找到最後的結局。導演和演員在之前的鋪陳,讓最後這段戲有了難以言說的力量。最後仇人倒在血泊之中,主角凝視著他,此時身後的濃煙逐漸散去,像是撥開命運的迷霧。他回到林外,面對著昔日他視為父親替身的老大,這兩人原本可以狗血無比的言詞交鋒,到最後卻只剩下一句話,一切盡在不言中。(最後收尾時主角看見女主角的幻影,也是一個簡單卻有效的設計)
我比較不太滿意的,就是Mark Wahlberg演出,實在滿平淡的,到底他的代表作是哪一部呢?我對《神鬼無間》裏的他也沒太多感覺。最後最後,片名We Own the Night指涉到的八零年代,這時代對這故事有何特殊的意義?這我就不太懂了。(但,片頭的黑白照片很酷。)
我半年前也看過這部片子, 本來這種題材不會太吸引我, 不過看到肥內把此片列在去年十大之中, 所以就姑且看一看.
回覆刪除看完之後, 覺得只有部份片段拍得還不錯而已(進入毒品工廠和雨中飛車追殺), 整部片子看起來都很老套, 屬於那種"不看也沒關係"的電影.
我去年最喜歡的片子還是"Grindhouse"和"Hot Fuzz", 不過肥內好像都不喜歡, 看來我的口味跟他相差很多.
看電影各人路數不同,這樣才有趣啊...
回覆刪除真的耶~~PromLin兄...我們的口味差好多...其實平常看我們兩個的部落格就知道有這種差別了,哈哈。
回覆刪除不過,基於我不寫部落格了,明年應該就不會有年度十大這東西跑出來了,畢竟我的口味比較...偏吧(應該這麼說嗎?),所以反正也不大能引起共鳴...所以少我一個也不少。
不過我覺得我沒寫篇文章來談《萬惡夜總會》,甚至這個導演,我覺得有點對不起他,尤其我在今年初開始接連看了他三部舊作:《殺手悲歌》、《家族情仇》以及這部《萬惡夜總會》之後,我可以肯定他是90年代以來最有才的導演之一(不只是美國類的導演)。
但...我得真要有空寫才行。
話說現在場面調度要很厲害的...我看也少有,我主要是指美國啦,看看科恩兄弟,真要說,他們主要還是在類型跟劇本上的著力令人亮眼。昆汀是偶爾有驚人的「調度」,但經常淪於一種愛現,這比沒有調度更叫人憂心。
但關於這一點,也還得花時間好好談一談。
to 肥內:
回覆刪除至少講一兩句關於《萬惡夜總會》吧!
要不然看這部片像在隔空打牆,沒什麼思考的方向。
其實場面調度,大都是我的印像分數
真要講可能要仔細研究才行
反正這些術語都是我不學無術隨口亂寫的
To 肥內:
回覆刪除我現在部落格裡面也大多是一些打混文章, 目前都將時間花在翻譯校對字幕上面, 需要花時間撰寫的長篇文章就儘量不寫了.
本來想些幾篇Alejandro Jodorowsky的導演專題, 還想寫Emir Kusturica的"流浪者之歌"和"地下社會", 不過都要花很多時間和精神, 而且寫出來恐怕也沒有太多人會點閱, 所以就暫時先作罷了.
其實就是因為現在寫不出來,所以才說對不起導演...因為基本上現在看的影片,三四天內沒寫文章,就別想要寫了,因為就沒印象要寫什麼了....這樣吧,等他的新片出來我看了以後再寫篇專文好了...這樣可能還是會讓你想打人吧~~
回覆刪除那意思意思:說一下我看到片末的草原煙霧時,我想到飛車追逐後,他父親死在懷裡時,排水口冒出的煙。這兩個煙一次宣示他暫時的進入警界,另一個煙是他終生投入警界。煙就成為一種救贖與清洗。多美的鏡頭呀...
其他的以後再說吧~~
最近反而想寫的是庫斯度力卡...怎辦,跟PromLin兄強碰...這應該是我們共同喜愛的導演了吧~~
(但那個叫喬多洛斯基的墨西哥導演也不是我的菜...但還不像『刑房』跟『嗆辣』來得不喜歡...)
肥內的注意力比較精細,我倒是沒注意到。
回覆刪除老實說,這整篇網誌所提的問題,也正是我正在思考的問題。
這是一部一看就氣質非凡的片,但必須要花點時間去想為什麼氣質非凡,以及為什麼被它的類型限制住某些觀眾的想像力:「這不過是一部類型電影罷了。」
我試著要從劇本面去探討它,例如試圖要解釋為什麼警官老父親的死會這麼讓人難過。還有,汽車追逐的那一段戲我也已經有一點心得了。我會再詳細發展下去;但我先提醒:汽車追逐不可能是它自己就滿足它自己,也就是說,不是把汽車追逐拍得很炫,就為影片加了很多分。以《絕地戰警一》以及其它麥可貝的影片為例,我們可發覺它的汽車追逐僅限於貓捉老鼠,以及貓怕誤傷無辜而已。但是,《萬惡夜總會》卻是在汽車追逐之前已經先安排好人物關係:
瓦昆他這一車,他的前導車(即是他父親),他後面的車(某警官)。他後面的車不重要,但這情境帶來壞人的車。觀點始終游移在瓦昆、觀眾(或許是客觀的、一定是外在的)、壞人這三角,觀點完全沒移到瓦昆的父親。所以,壞人的車攻擊完瓦昆的車之後,加速趕上瓦昆的父親的車;透過瓦昆的目光,其實觀眾也已經在害怕勞伯杜瓦會慘遭不測。
勞伯杜瓦的死是有點意外,這牽涉到我文章的機密,暫時不揭露。但如果列舉一堆很炫的汽車追逐,例如《神鬼認證二》在俄羅斯的汽車追逐,我覺得那只是奧利佛伍德把貓捉老鼠的過程拍得很緊湊而已,角色關係依舊二元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