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記

看完U2 3D的無聊感想

喜歡或曾經喜歡U2的,其實可以去看看喜滿客現在正在上映的《U2震撼國度3D立體演唱會》(U2 3D - 2007),350塊看半場U2演唱會,又有3D大銀幕臨場感的加持,我覺得是滿值得的。

第一次聽到U2是1987年讓他們紅遍全球的經典專輯Joshua Tree,不過當時年紀小,真正喜歡上他們要等到1992年的另一張專輯Actung Baby。記得那年同時也正式透過Automatic For the People認識了R.E.M.,這兩張專輯在我喜愛了數年之後,我才知道它們都被公認為兩團各自的經典。

那時起我陸續往前聽,愛上了U2的Joshua Tree,Rattle and Hum(1988),也跟著聽了後來他們加入電子元素的新專輯Zooropa(1993)、Pop(1997),一直到2000年的回歸作All That You Can Leave Behind讓我感到失望,才真的停止"跟隨"他們的作品。(不過現在mp3這麼方便,停不停止其實沒什麼意義)

在我喜愛U2的青春歲月裏,其實一直很希望能有機會能親臨演唱會,但也知道除非花大錢出國,不然可能性實在太低,除了看小螢幕演唱會實況錄影解解饞之外,也別無他法。因此這次看大銀幕的U2演唱會有點算是抱著彌補一點往日遺撼的心情。當然另一個原因則是,我想看3D電影已經滿久了,一直沒機會去看IMAX的效果,這次喜滿客是使用Real D的系統,我不知道這兩種有何差別,但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體驗。

不過看完後,老實說,我對3D效果的感想還大於U2演唱會的本身。

3D效果滿壯觀的,尤其是在呈現整場人潮的空間感,演唱會後段有幾首歌在畫面上疊上了立體的字幕或圖案,以及不同立體畫面的疊合,都很驚人。尤其是不同深度的畫面疊在一起,讓眼睛看到以往在平面畫面看不到的複雜空間感,我很期待此等立體效果在劇情電影會如何運用。

缺點是,眼睛的焦距會隨著畫面的遠近而變化,人物大特寫時,立體感是足了,細節卻有點看不清,眼睛也容易疲勞。某些小範圍的畫面透視也感覺不甚自然,尤其是鼓組的透視。整體而言觀看立體畫面時視線不太容易凝聚。

至於音樂,就是U2,太多我不那麼有感情的新歌,片長不到90分鐘,歌曲連片尾只有14首歌,也不及一般大型演唱會的長度。但U2畢竟是U2,Bono的嗓音,The Edge的吉它,華麗的舞台,充滿戲劇性和感染力的音樂。看完的最後感想,其實還是取決於U2的音樂給你的感動和意義,不喜歡U2或搖滾樂的人,可能沒法真的喜歡這場3D演唱會。

如果整場有上中文字幕(當然也要是立體的)可能會比較容易讓台灣的觀眾觀賞吧?但我想上字幕是不太可能的。

維基百科裏有關於本片一些拍攝上的有趣細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