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激辯風雲》(The Great Debaters)

《激辯風雲》(The Great Debaters - 2007)是Denzel Washington導演的第二部作品,他自已也掛頭牌演出Melvin B. Tolson -- 四零到六零年代著名的美國詩人。Tolson三零年代在德州黑人學院Wiley College任教時,組成一組學生辯論隊,成績極為優異,最後得到和哈佛大學(*)辯論隊比賽的機會並贏得了勝利。

照例Danzel Washington演出的形像仍然是口若懸河、英氣逼人,並沒有和過去特別不一樣的地方。不過故事的重心應當還是放在片中的學生們,尤其是其中一個角色James L. Farmer, Jr.,美國五六零年代黑人民權運動的領秀之一,1935年他年僅14歲時就參加了Wiley的辯論隊,在片中他仍然是青澀、缺乏自信的少年。做為隊伍的後備成員,他暗戀著同為後備的另一位隊員:Wiley辯論隊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成員Samantha Booke,但Booke卻和隊伍放蕩不羈的主辯手Henry Lowe陷入了熱戀。

電影同時也描述了James L. Farmer, Jr.和他的父親James Farmer, Sr. (由新科奧斯卡影帝Forest Whitaker演出)的關係。James L. Farmer是史上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德州黑人,是美國著名的作家與學者,他對兒子的嚴格教育也培養了James L. Farmer, Jr.在思想和智識上的成就。有趣的是飾演James L. Farmer, Jr.的年輕演員是Denzel Whitaker,名字剛好是Danzel Washington和Forrest Whitaker的合體,但這兩個Whitaker並沒有親戚關係,純粹是巧合。

不過電影不是只有YA片的青春戀情、運動勵志和青少年成長題材,其實更大的重心是放在描寫1935年時德州種族歧視迫害的處境。Farmer Jr.親眼目睹身為學校教授的父親如何地在找麻煩的白人農民面前低聲下氣,甚至和其他隊員意外撞見了一群白人以私刑淩遲處死了被吊起來的黑人。除了種族之外,還有階級不平等,包括警察如何打壓意圖成立工會的民眾--Tolson也是投身其中的一份子,電影在此些微描寫了他的左傾思想。種種社會背景都化成片中的辯論題目,從社會福利政策、黑人受教育的權利、到故事最後和哈佛辯論的高潮,從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談到黑人爭取民權的態度。

電影把主角成長啟蒙結合了親子關係和社會壓迫的背景,拍得十分細緻、煽動人心;最後James L. Farmer, Jr.站上講台,稚嫩的臉龐,口中吐出強而有力的言語,以真理贏得了辯論,也代表了民權領秀James L. Farmer, Jr.的誕生。

因此,這部片其實並不是真的關於辯論的電影,光看主角們每次辯論的題目都站在政治正確的一方,就知道編導的意圖還是放在申張民權思想,發揚黑人的民族自尊為最大訴求。甚至為了增加戲劇性,還相當程度地改寫了這件歷史的真實事件。

那是後來上網找尋資料(維基百科)時才發現的,原來1935年時Wiley College根本沒有和哈佛大學比賽,而當年哈佛大學也沒有得到全國辯論賽的冠軍。和Wiley College比賽的是真正的冠軍南加大辯論隊,可想而知一連串的辯論題目也很可能是按劇情需要所杜撰的。另外除了前面提到確有其人的歷史人物之外,其他像Samantha Booke和Henry Lowe也都是虛構的人物。另外根據wiki上的資訊,1935年時黑人辯論隊並沒有被真正被地承認為正式辯論圈的一員,因此雖然他們獲得了勝利,似乎也不是正式被認可的紀錄,真實的歷史總是悲喜交織的。

我不知道這樣戲劇性的處理是否傷害了這部片,因為我在觀賞的時候一直以為整部電影是依據歷史事實所改編的,即使許多細節經過修飾,但至少重要的情節應當還是符合史實才是。當然編導可以用他們想要的角度來解讀、重新詮釋真實的事件,但這種近代的歷史故事,又牽涉到許多知名的人物,這麼大幅度的改編以符合編導想要宣揚的意圖,感覺有點超過了我能接受的界線。尤其片尾還寫出了虛構人物他們往後的人生發展,真怪。但是界線到底該怎麼劃?我想到《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Diarios de motocicleta - 2004),這兩部片在改編歷史人物事蹟上的態度有何不同?更何況還有其他一堆號稱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也都多多少少地美化了歷史事實。

或許真是我自已想太多了。

無論如何,這部片操弄情緒的手法還是很明顯,劇情改編也嫌一廂情願,不過至少我在觀看的時候,還是免不了吃了好萊塢這一套,些許受到了感動,同時也多少認識了一點美國民權歷史。總之,是值得一看的作品。

(本片台灣尚未上映及發行DVD)

留言

  1. 用以往眾多討論黑白種族對立的電影來說,此片的確非上乘之作
    利用平平穩穩的公式拍出合格水準
    前面Happy一下,中間緊張一下,最後再激情ending一下
    特別之處便是利用辯論當題材吧
    小個子的結辯真的非常精采
    不過我真的很喜歡Farmer博士對白人農民低聲下氣的那段
    這種無法親身體驗的不公平,在鏡頭前卻是那麼寫實
    跟每次看到"White Only"的橋段是一樣的感受
    版主要不要寫寫想看金馬影展的那些片呀~~

    回覆刪除
  2. 其實我還滿喜歡這種熱血片,藝術成就不算高也沒關係
    今年看過另外一部叫《街頭日記》的也是讓我看的很投入
    金馬影展哦,我的選擇方向很簡單
    大師+影展+經典 差不多照這個方向吧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