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藍風箏

藍風箏 The Blue Kite (1993)

說起《藍風箏》,當年(1993)本片在東京影展拿獎,遭到中國代表團退席抗議,影片被禁,之後導演田壯壯也十年無片可拍;記不得是報紙還是雜誌,或許是焦雄屏的介紹,那時我讀過一大篇介紹本片的文章,想著或許不久之後會有機會看到這部悲壯的電影。那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也在坎城拿到了大獎(也是被禁),不曉得是否搶走了所有的目光焦點,反正《藍風箏》就此沒消沒息,只有偶爾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提起,腦中的印像一直認為這是部近代華語電影的經典之作。

雖然說是被禁,其實近幾年若真要買到片子也不難,看美版DVD也不用字幕,或許大陸也很容易買到盜版碟。只是我看經典電影不會特地去找片來看,而是等有沒有什麼影展放映能有看大銀幕的機會,所以這次當代中國影展要放映《藍風箏》,還號稱是"兩岸首映"時,才終於看到了這部片。不過這畢竟不是專業的影展,放映的不是膠捲,就和之前和平影展一堆片號稱台灣首映結果是放DVD一樣,放映效果算不上多令人滿意,但其實也不能太挑剔了。

電影描述1953年到1967年間,一位小名叫鐵頭的男孩從出生開始的成長故事,他在電影中的生命被三個政治階段和三位不同的父親所分隔:首先是他的"爸爸"在反右鬥爭中被分配成右派,在異鄉勞改時意外身亡;然後是母親改嫁給"叔叔"--父親過去的同事,對鐵頭一家懷抱著歉疚,在經過大躍進時期後積勞成疾,在婚禮不久後病逝;最後是"繼父",母親第三度嫁人,嫁給一位軍隊的退休老幹部,最後在文革時被批鬥而心臟病發。

而在不斷轉換又消逝的父親形像背後,則是母親辛勞地活下去的辛酸命運,還有外婆、阿姨、大舅小舅等人被政治態勢所左右的無奈命運;母子居住的四合院中眾多的鄰居,其熱鬧充滿人情味的景像,也逐漸在時代流轉中散去。鐵頭從一個幼小的嬰兒,到只知道遊玩的小男孩,這隨著母親在不同父親間飄移的孩子,在電影的最後長成了一位少年,終於有力氣拿起了磚頭,往批鬥他繼父的紅衛兵頭上砸去。

剛看完的時候,覺得這是一部從家庭和童年記憶出發,相當有感情的一部片,對父親形像的追尋似乎是片子一個重要的母題。不過在映後座談裏,才發現我這想法好像不太對勁,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比較是部關於母子的電影,尤其那首烏鴉報母恩的兒歌更是貫穿全片。當然這是一部關於政治的電影,寫完前兩段後更發覺幾乎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政治受害者,都藏有導演的政治批判。另外這也是關乎性別,看著男人/父親如何地因政治而倒下,女人/母親如何在一段段的婚姻中找到她活下去的位置。乍看之下人畜無害的親情成長故事,掀開來卻到處都是悲悽的控訴。

座談裏觀眾最有興趣的一個老話題是,到底片頭片尾出現的藍風箏代表了什麼意義?我看來像是代表了主角對父親的記憶,有人說是代表了中國(換成紅色是不是更好?),有人說是代表了自由,有人說是代表了人被政治所掌控......想來想去,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片中其實有不少這類的象徵性物品,像是斷掉的木馬玩偶,飛走的風箏,燒掉的燈籠,都在關鍵時刻出現預示了即將發生的悲劇,片尾破掉的藍風箏,不過明示了鐵頭短暫且殘破的家庭和生命,和國家與活在其中所有人的命運。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更深刻的解釋,我對藍風箏這意像感覺最深的地方,在影片後段少年鐵頭帶著他的小姪女放風箏,隱約呼應著當年父親還在世時帶著他一起放風箏的往事,尤其後來風箏卡在樹上下不來時,鐵頭說出了他父親(以及叔叔)說過的那句話:風箏飛走了,再做一個新的就行了(大概的意思)。這像是暗示著鐵頭逐漸長大,開始扮演著男人/父親的角色,也隱約地開始理解父親的命運。只是也許是年輕氣盛,他並沒有像父親們那般逆來順受,而是拿起了磚頭,打得遍體鱗傷,像是終於要代表父母出一口氣那般。殘破的風箏也代表了再次的徒勞無功。

諸如此類的象徵手法其實很一般,要解讀花不了什麼力氣,這部片也充滿了許多類似的手法與算計,現在想來這算不上是什麼優點。只是電影還是維持了相當的人味和情感,跳脫層層的結構設計之外,觀眾依然很容易能找到共鳴的角度。這是一部工整、樸實,把理性批判和感性訴求純熟地融為一氣的好作品。而除卻這些電影手法,或許更重要是導演田壯壯透過這部電影訴說了他童年的記憶,和他對那個時代的感想,或許也反映了拍片當下仍然跳脫不出宿命的中國,以及預視了他身為導演和這部電影被禁的命運。

看完後有朋友小小抱怨對這部片有點失望,直言不若預期的精彩,再問之下原來是覺得手法太普通太平淡,比起這次影展的另一部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來說有點遜色。《藍風箏》確實是很簡樸平淡的一部片,相較於前述的其他電影,或是張藝謀另一部題材類似的《活著》,本片在狗血上算是相當節制,說故事手法也滿古典地平鋪直敘,可能一直要到最後結尾才有一些較激烈的高潮。我倒覺得這是這部片勝過《霸王別姬》和《活著》地方,它的簡樸力道讓我想到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似乎是田壯壯用《藍風箏》來對侯孝賢的歷史政治作品做出個回應。

不過寫到這裏我突然想到庫斯托力卡的《爸爸出差時》,故事有類似的元素,但其神秘深邃的力道,令人久久難忘(也許是拜膠捲大畫面之賜?),比起來總覺得《藍風箏》少了點靈氣,也許真的是太文以載道了點。

留言

  1. 我也是看看這片子,...
    我是澳門的影迷,9月將會到台灣輔仁大學讀影像傳播.
    希望認識一些台灣的電影愛好者..
    也想認識網主...
    我msn: chaokoiwang@hotmail.com

    回覆刪除
  2. 輔大電影社很有名,是影評人聞天祥當年創辦的。
    你去那邊應該會如魚得水吧?
    可惜我當年沒這等好運。
    我不常用msn,想聊電影可以在留言板留言或是寄mail給我。

    回覆刪除
  3. 有好了, 另外我想知道台北地區的有哪些電影活動.
    如電影愛好者的組織,電影講座,電影節等等.
    我可以和您做個朋友嗎?? 您是台北人嗎?

    回覆刪除
  4. 你可以去看我的連結裏的"神經病的悶電影"
    裏面有不少台灣影展的資料
    台北電影活動除了6-7月的台北電影節和11-12月的金馬影展之外
    還有不少中小型影展。
    電影講座的話,西門町豪華影城有影藝學院(要收費),台北光點也有辦"國民戲院影展"搭配不少講座。
    至於電影愛好者組織我就不清楚了。(有嗎?)
    我不是台北人,只有趕影展時會去台北。
    交朋友就看有緣吧...其實我也不認識其他台北愛好電影的網友。

    回覆刪除
  5. 片子對我來說有點淡如水
    昨天剛看完的
    所以還沒完全整理好感覺
    逛到你這裡,發現你解讀的很棒...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