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點燃生命之海

Mar adentro (The Sea Inside)(2004)(點燃生命之海)

之前讀了葉郎評論本片的文章,有點提不起勁去看這部片,但拖到現在還是租DVD回來看了。

改編自真實故事,Ramón Sampedro奮鬥三十年為了要爭取合法的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在年輕時因一次跳水意外全身癱瘓,自此終其一生只能躺在床上接受家人的照顧。他深覺這樣的生命毫無尊嚴,家人也因他的身體而成為他的奴隸,但想要結束生命談何容易?他連自殺的能力都沒有,如果接受他人的幫助,這些人也將因謀殺而判罪。當然法律之外還是有很多管道,但電影就從他準備向法庭申請安樂死開始,顯然尋死不是他唯一的目的?還必需要合法並且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

這部片並沒有打算帶領觀眾來思考人是否有選擇結束生命的權利,或是和主角來辯論生命到底值不值得活下去,電影最大的重點似乎在於呈現Ramón Sampedro這一號人物,他能言善道,充滿智慧才華與魅力,他躺在病床上無法動彈還能大談三角戀愛,他能淘淘不絕地和來說教的神父言詞交鋒你來我往,他和家人的關於生死的矛盾與相互關愛的情感,甚至他還會寫詩出書,連睡夢中的夢境都美麗的讓人屏息......Javier Bardem是個傑出的演員,他詮釋的Ramón Sampedro帶動了整部電影,讓所有觀眾都愛上了他;一位失去生存意志的人,卻在銀幕上展現了最大的生命力,一個自認生命毫無尊嚴的人,卻是整部電影最有尊嚴的角色。
這真是一個難解的矛盾。

我談的不是我是否認同Ramón Sampedro的主張,而是導演Alejandro Amenábar如何處理這樣的題材。電影裏的世界實在太美妙,似乎容不下一點空間來描寫到底主角所感受到有如地獄般的痛苦到底為何,他像是好萊塢電影裏被過度浪漫化的英雄,最後的尋死看來像極了為了失戀的情傷。一個絕望的愛情故事當然是動人的,但這也迴避了這部電影的最大質問:到底生命值不值得活下去?電影中的Ramón不斷地反抗他殘缺的身體,他拒絕輪椅代表他對生命的拒絕,而其他人所有另一面的嘗試都毫無力道,包括想用愛來讓Ramón活下去的單親母親,還有擺明迂腐欠罵的神父。正確答案就早公佈了,所有的錯誤答案只是拿出來強調主角的睿智。

或許我根本問錯了問題,Ramón Sampedro有尋死的念頭本是人之常情,道德宗教和人性自由意志的矛盾對我這種沒有特別宗教信仰的人來說,也說不上有多少衝擊性。主角並不缺少愛,他不願活下去的理由似乎就在於他對自身遭遇的無法忍受,他不接受命運的安排,死亡就是他對上帝的反抗,而不是軟弱的逃避。這是一個以自我意志超越一切,藉死亡來嘲笑這個世界的故事。

反而片中他最軟化的時刻才是讓我最感動的地方,當女律師跟他告白想要把死亡當成他倆愛情的昇華,生命的終點似乎變成一個最美麗的天堂和一次最激奮的高潮,對生命的反抗轉變成一次無悔的殉情。而當這個夢想破滅時,死亡才真正的到來,Ramón不可一世的姿態也才顯露出最脆弱的一面。追尋尊嚴的死亡是他活下去的方式,但愛情的逝去才是死亡的真正理由。

所以這根本是一個感傷的愛情故事,這到底是處理生死題材的誠摯超然與大智若愚,還是只是一個庸俗取巧的媚俗之作?當然我對生命的大哉問沒有什麼答案,但這部片的芭樂氣味也實在太濃了點。

延伸閱讀:

哭哭啼啼的萬靈丹請保持乾燥--《點燃生命之海》(葉郎)
點燃生命之海 (看底下的回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