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40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2004)
攝影師澤娜(Zana Briski)數年來居住在印度加爾各答的紅燈區裏,除了攝影之外,還為妓女的子女們上攝影課,除了希望能從這些孩子的照片中找出他們看待自身環境的角度,同時也期望能給他們不同於原本環境有的刺激,啟發他們不同的視野。隨著這群孩子拍出十分傑出的照片,澤娜安排了世界巡迴的展出尋求贊助,同時幫助他們申請學校,希望能協助他們對抗貧困墮落的環境,接受教育、離開紅燈區,能有更好的未來。這部片是Zana Briski自己和Ross Kauffman所拍攝,紀錄了2002-2004間的過程,並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這部紀錄片在結構上讓我想到《翻滾吧!男孩》,只是《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的主題實在是太沈重太複雜。明顯地澤娜是從白人的角度進入紅燈區意圖"拯救"這群孩子們,而她解決這道德問題的方式是用一種協助與陪伴的方式,鼓勵他們自願走出另一條路,並透過照片拍攝,讓孩子們自己聲音在影片中呈現出來。這仍然不能解決我心中關於白人世界以慈善名義來消費第三世界苦難的困惑,但導演無意做出明顯的讚許或批判,這純粹是她身為攝影師,相信藝術的力量,相信孩子向上的心意,自覺地以他們的身份所做出的行動(或說是利用這些慈善的活動?)。這部片並沒有去真的去探討印度的社會問題(也輪不到他們?),只是呈現攝影師幫助這群孩子的過程中美好的以及困難的一面。
與其說這是一部進入加爾各答紅燈區拍攝當地孩子的紀錄片,不如說是Zana Briski從關心這群孩子為出發點,做為幫助他們的一系列努力的策略之一。"電影.人生.夢1"的站長林木材在他寫關於本片的文章2裏談到導演涉入的問題,我在看的時候也很直覺地認為有問題,不過看到後來"涉入角度"的問題就逐漸被我所忽略遺忘,想想或許是導演的涉入本身就是電影的基本出發點,也可說是Zana Briski本身是導演,但其實她最主要的分身還是一位攝影師,還是一位居住在加爾各答紅燈區為這群孩子上課的人,她本身就是被拍攝的對像。或許另一位導演Ross Kauffman才是真正躲在攝影機後面,當我們考慮紀錄片導演涉入問題時需要質疑的對象。
假設本片攝影機和其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是由Roos Kauffman所決定的,除了巧妙地由Zana Briski擔任敘述者而讓自身完全隱身於攝影機之外,整部片某種程度的梳離感,正好與片中關於這個計劃所呈現的道德疑問拉開了點距離。這樣一方面觀眾可以順著影片的思路去認同去感動於他們所做的一切,另一方面對於無論是紀錄片拍攝者的角度,或是外來者介入這群子孩子的倫理問題有所思考的觀眾,這樣的距離感也提供了反思的空間,而沒有徹底地把本片變成只是一部慈善宣傳片。
對我來說最有趣也最動人的片段,在於影片最後。原本其中一個小孩Avijit(阿吉)被推薦為代表印度參加世界新聞基金會的活動,不過除了護照遲遲發不下來的問題之外,他也因為母親的去世陷入低潮之中,開始不去上攝影課,甚至打算放棄好不容易申請到的學校。但就在期限的最後一天護照終於發了下來,於是阿吉第一次出國,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一起參與活動,似乎這個經歷也讓他為未來下定了決心,讓影片有了個充滿希望的結尾。但我卻不禁想到前幾年在台北電影節看的伊朗電影《血染的黃金3》(Crimson Gold - 2003),原本處於社會底層泠眼度日的主角,在一次偶爾的機會下進入一位有錢公子哥的豪宅,見識到完全不同世界的景像,這機緣卻相反地造成他價值觀的崩解,最後釀成悲劇。
所以到底阿吉是找到了未來美好的夢想,還是突然認清這世界的現實?這當然是身為觀眾的我的過度詮釋,但這部紀錄片保留了讓人思考的空間,不去論定其價值,讓這群孩子不只是需要慈善救助的一張張可愛臉龐,透過他們身處的情境和選擇,也讓觀眾有更多思考的角度。
看完影片後上網搜尋,發現這個小小攝影師的計劃已經逐漸長大,除了加爾各答之外,目前還有海地、耶路撒泠、開羅(等等不同的悲慘地區),不過電影應該不會再有續集了吧?有興趣的人可以到Kids with Cameras4的網站看看這些孩子,看看他們的照片。我覺得若離開了加爾各答,這計劃長大至此問題就變得更複雜。總之細節不清楚,而且也離開了電影的範圍,就不多談了。
另外透過網站,得知後來阿吉得到了獎學金,目前正在美國就讀高中,為他高興之餘只能說祝福他。
(無聊的感想寫到這裏,我才想到也許該多寫寫關於這群孩子和他們的照片的,但太感性的東西我寫不出來,還是算了。)
相關文章:
無角度-非全景思索後的再思索5
電影人生夢 -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涉入的世界觀6
(本片DVD各大出租店皆可租到)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2004)
攝影師澤娜(Zana Briski)數年來居住在印度加爾各答的紅燈區裏,除了攝影之外,還為妓女的子女們上攝影課,除了希望能從這些孩子的照片中找出他們看待自身環境的角度,同時也期望能給他們不同於原本環境有的刺激,啟發他們不同的視野。隨著這群孩子拍出十分傑出的照片,澤娜安排了世界巡迴的展出尋求贊助,同時幫助他們申請學校,希望能協助他們對抗貧困墮落的環境,接受教育、離開紅燈區,能有更好的未來。這部片是Zana Briski自己和Ross Kauffman所拍攝,紀錄了2002-2004間的過程,並獲得200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這部紀錄片在結構上讓我想到《翻滾吧!男孩》,只是《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的主題實在是太沈重太複雜。明顯地澤娜是從白人的角度進入紅燈區意圖"拯救"這群孩子們,而她解決這道德問題的方式是用一種協助與陪伴的方式,鼓勵他們自願走出另一條路,並透過照片拍攝,讓孩子們自己聲音在影片中呈現出來。這仍然不能解決我心中關於白人世界以慈善名義來消費第三世界苦難的困惑,但導演無意做出明顯的讚許或批判,這純粹是她身為攝影師,相信藝術的力量,相信孩子向上的心意,自覺地以他們的身份所做出的行動(或說是利用這些慈善的活動?)。這部片並沒有去真的去探討印度的社會問題(也輪不到他們?),只是呈現攝影師幫助這群孩子的過程中美好的以及困難的一面。
與其說這是一部進入加爾各答紅燈區拍攝當地孩子的紀錄片,不如說是Zana Briski從關心這群孩子為出發點,做為幫助他們的一系列努力的策略之一。"電影.人生.夢1"的站長林木材在他寫關於本片的文章2裏談到導演涉入的問題,我在看的時候也很直覺地認為有問題,不過看到後來"涉入角度"的問題就逐漸被我所忽略遺忘,想想或許是導演的涉入本身就是電影的基本出發點,也可說是Zana Briski本身是導演,但其實她最主要的分身還是一位攝影師,還是一位居住在加爾各答紅燈區為這群孩子上課的人,她本身就是被拍攝的對像。或許另一位導演Ross Kauffman才是真正躲在攝影機後面,當我們考慮紀錄片導演涉入問題時需要質疑的對象。
假設本片攝影機和其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是由Roos Kauffman所決定的,除了巧妙地由Zana Briski擔任敘述者而讓自身完全隱身於攝影機之外,整部片某種程度的梳離感,正好與片中關於這個計劃所呈現的道德疑問拉開了點距離。這樣一方面觀眾可以順著影片的思路去認同去感動於他們所做的一切,另一方面對於無論是紀錄片拍攝者的角度,或是外來者介入這群子孩子的倫理問題有所思考的觀眾,這樣的距離感也提供了反思的空間,而沒有徹底地把本片變成只是一部慈善宣傳片。
對我來說最有趣也最動人的片段,在於影片最後。原本其中一個小孩Avijit(阿吉)被推薦為代表印度參加世界新聞基金會的活動,不過除了護照遲遲發不下來的問題之外,他也因為母親的去世陷入低潮之中,開始不去上攝影課,甚至打算放棄好不容易申請到的學校。但就在期限的最後一天護照終於發了下來,於是阿吉第一次出國,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一起參與活動,似乎這個經歷也讓他為未來下定了決心,讓影片有了個充滿希望的結尾。但我卻不禁想到前幾年在台北電影節看的伊朗電影《血染的黃金3》(Crimson Gold - 2003),原本處於社會底層泠眼度日的主角,在一次偶爾的機會下進入一位有錢公子哥的豪宅,見識到完全不同世界的景像,這機緣卻相反地造成他價值觀的崩解,最後釀成悲劇。
所以到底阿吉是找到了未來美好的夢想,還是突然認清這世界的現實?這當然是身為觀眾的我的過度詮釋,但這部紀錄片保留了讓人思考的空間,不去論定其價值,讓這群孩子不只是需要慈善救助的一張張可愛臉龐,透過他們身處的情境和選擇,也讓觀眾有更多思考的角度。
看完影片後上網搜尋,發現這個小小攝影師的計劃已經逐漸長大,除了加爾各答之外,目前還有海地、耶路撒泠、開羅(等等不同的悲慘地區),不過電影應該不會再有續集了吧?有興趣的人可以到Kids with Cameras4的網站看看這些孩子,看看他們的照片。我覺得若離開了加爾各答,這計劃長大至此問題就變得更複雜。總之細節不清楚,而且也離開了電影的範圍,就不多談了。
另外透過網站,得知後來阿吉得到了獎學金,目前正在美國就讀高中,為他高興之餘只能說祝福他。
(無聊的感想寫到這裏,我才想到也許該多寫寫關於這群孩子和他們的照片的,但太感性的東西我寫不出來,還是算了。)
相關文章:
無角度-非全景思索後的再思索5
電影人生夢 -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涉入的世界觀6
(本片DVD各大出租店皆可租到)
你好
回覆刪除我將此篇文章的網址轉貼至: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organist/3/1274674401/20061024161419/
若不允,請告知
請便
回覆刪除謝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