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又去參加編劇班了,不過別想偏,我想參加的人會真的想當編劇的沒幾個,純粹是想聽黃建業老師聊電影罷了...
上星期看的是《單車失竊記》,這週看的是《上樓梯的女人》,剛好兩部之前都看過,也都很喜歡,這次就不用擔心不良的觀影品質。不過《上樓梯的女人》放映DVD的翻譯品質真的很差,害得黃老師還得不時暫停放映來講解劇情。
其實我是比較想聽老師講《浮雲》的,前年底去年初的日本巨匠影展和小津一起放映了五部成瀨巳喜男的作品,都看了,最喜歡的就是《上樓梯的女人》,其次是《晚菊》,但是大家都知道成瀨最最經典的就是《浮雲》,小津還說這部是他拍不出來的。不過我看了卻看不出所以然,這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口味不合,緣份未到。但是呢去年隨意寫了篇感想,沒想到被人罵放屁,心裏不免有些疙瘩。黃建業老師說,成瀨的作品初看通常會覺得平淡無奇,但一路看下來會是越看越覺動人。不過誰教我對膠捲放映有偏執呢,不然早就想辦法找來看了。(但像這次,翻譯又是另一大問題)
講到放映,聽老師講才知道,今年正是成瀨巳喜男導演一百年冥誕,如同當年小津安二郎影展一般,原本光點也想安排導演專題影展,但無耐湊不出經費,真是可惜。上次小津影展和老師聊才知道真是很難得,因為小津百年冥誕,日本方面才會推全作品影展,也正好侯孝賢導演的原因,台灣才有機會及時插隊拿到影展放映的機會,不然根本是輪不到的,錯過了當年的時機,要等到另一次小津全作品放映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相比之下,成瀨這次在台灣錯失放映機會,真是令人扼腕啊。
回 到《浮雲》,聽黃老師的介紹,似乎人稱成瀨的代表作,不外乎這部,以及《亂雲》(這部我也看不出所以然)、《飯》...,《上樓梯的女人》當然也是名作, 不過相較之下算是中上的。於是我問老師,提了一下兩部片個人不同的觀感,結果惹得老師說這兩部整體來說是難以比較的,當然用不同的角度來看,某些層面有其 優劣之分,但兩部作品是這麼的不同,但論經典性,《浮雲》的視野和影響力是難以與之匹敵的,雖然《上樓梯的女人》對現實人心的描寫某些方面更勝一籌(不記 得確實的用詞了,這大概只是我個人理解,不代表黃老師的言論)。後來還提到了這次金馬獎的結果,《功夫》和《最好的時光》要怎麼比較呢?風格這麼地不同, 論高下有點沒意義。不過老師也說,拉開一段時間後,對作品的評價會更清楚的。
講得好像我看片有點小家子氣,硬要分高下,不過我也只是想多了解《浮雲》的經典性何在而已。其實除非真有機會再看一次,不然談再多也沒什意思,想想也就算了。
我最近才看了成瀨的三部作品--"浮雲"、"母親"和"銀座化妝".
回覆刪除雖然都覺得很好看, 但是還寫不出一個所以然, 所以就不敢寫觀後感.
成瀨的電影乍看之下很像是一般的通俗劇, 但是卻比一般的通俗劇細膩.
據說, 很難看出他的技巧所在, 因為他把技巧都化於無形了.
您好,我也是你編劇班的同學呢!
回覆刪除我看了上樓梯的女人之後,也跑去看了浮雲,我覺得風格不太一樣,浮雲故事性結構比較強烈,我覺得就「感嘆性」來說,上樓梯的女人比較有寓意。浮雲的話只能說,為什麼她要愛他那麼深呢,呵呵..
我也覺得成瀨的電影越看越有味道,雖然沒看過幾部,但目前最喜歡的是,也很喜歡,很想找還有來看看,顯得憂傷,但裡頭的原節子很堅強,結局很美,很喜歡,剛看完,搜尋文章就尋到此處了~看完電影後的胡言亂語~請見諒
回覆刪除to breeze1985
回覆刪除留言不能用"〈"和"〉",會被當成html語法給濾掉哦。
提到原節子,我猜你說的是《山之音》?
其他我就不知道了...片名都看不見。
歡迎你來,反正我這網誌也大都是胡言亂語....呵呵
而且成瀨我看的也很少。
沒錯是山之音,上面那一大段片名消失,看起來更像胡言亂語了XD
回覆刪除以上提到的有1.飯2.上樓梯的女人3.稻妻4.浮雲
剛看完[浮雲], 真是太好看了. 這部三, 四十年前的片子,現在看來還是很有觀賞的價值,片子雖長題材也並沒有特別新意,但劇情鋪陳合理緊湊演員投入角色故事流暢動人沒有太多的畫蛇添足,配樂亦配合劇情起承轉折營造氣氛,處處可見名導成瀨已喜男的功力...如果說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是像茶泡飯和白開水,平淡平實非常平民親民,那成瀨已喜男的電影就像燒雞串和清酒,浮現出特定時代背景下芸芸眾生的影子,非常有警世作用.難怪片名叫[浮雲], 浮世.浮生...花心的男人,痴心的女人,
回覆刪除不管是1680,還是1960,或是2007,還是一樣的多呵!
會繼續找他的片子看.
關於小津拍不出來這種事情就別在意了
回覆刪除不過我個人倒較欣賞飯跟亂雲
(奇怪吧...光點的mike對於我後面那個選擇感到詫異)
至於浮雲,我看來也是一般般啦
近期剛好想把手邊一些成瀨消化一下
屆時再多多談他吧
之前參加了兩屆黃建業主講的編劇班,他的觀點對我有些影響。
回覆刪除但那時也有聽人說一點負面的想法,就不細談了。
覺得一部電影會被捧為經典,除了藝術性之外,時代文化脈絡也有很大的關係。
從個人的角度有時候不一定可以馬上理解。
電影或許不只是電影,還反應了當時社會的心理狀態。
但,每個人還是可以有自我的評斷標準吧....
有點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