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

[小津]東京物語


東京物語(1953)

推薦指數: **** 個人經典

雖然已經沒有第一次看時的那股震撼與感動,這次在大銀幕重看《東京物語》的經驗還是十分美好的。這幾乎是這次小津回顧集其大成的作品,父母遠赴東京探視子女,難掩失望卻又無比包容,這是《獨生子》,在子女間被趕來趕去終至無家可歸,這是《戶田家兄妹》,永恆的父親的形像是來自《父親在世時》,親情間的矛盾情結也有《我們要愛母親》的味道,甚至在開頭也有一點對於兒童純真的描寫。電影中的東京仍然是那個煙囪不斷污染天空的城市,擠滿了人,充滿競爭與失意。而原節子神秘而節制的笑容雖是帶給親情疏離社會的一抹溫暖,卻也止不住時光不斷地流逝變遷。


同樣地,小津處理子女對父母的逐漸疏離雖有批判,卻也是溫暖而包容的,比《戶田家兄妹》更加地圓融與複雜,看似現實不孝順父母的子女,導演也給了他們展現真情的時刻,而對父母照顧有加的媳婦,到最後也道出了她內心對生命的疑惑。對人生無奈的體認與包容在結尾有了最深刻的詮釋。而這樣的人生態度似乎早就融入在片中這對老夫婦的表演當中,當老父說出了"我們終於無家可歸了",以及母親對自己生命將盡的預視,就像一切早已了然於胸。但在後段那十足催淚的段落,仍然還是可以感受到那股濃厚的情緒瀰漫著。

小津的過場鏡頭相當有名,這次讓我印像最深的是在片尾,當紀子離開時,鏡頭突然切到學校,一群小學生提著水桶走過走廊,背後傳來陣陣孩童的歌聲,然後切到教室,看到京子正在巡視著學生,我們這才知道小女兒京子是位老師,接著她望向窗外,看到火車駛離,車上正載著紀子回到東京。紀子拿起婆婆的遺物一隻懷錶,若有所思,之後氣笛一響火車駛離,但滴答聲還繼續著。在老母親死亡之後,卻接上孩童的畫面,這看似無關的鏡頭除了用來交待敘事,同時又內含深意,之後流暢地帶出移動和時間前進的意象。此等精鍊的過場鏡頭運用,將電影的視野擴搌到整個時代社會變遷,以及生命的新生與消逝。而這一切的手法看來是這麼自然與簡單。

尤其在後期的作品似乎十分明顯,我不知道這是否是電影拍攝的常態,小津非常執著在同一場戲用完全一百八十度的不同鏡頭來拍攝,乍看之下十分順暢的對戲,事實上至少要拍攝兩次以上各用不同角度的鏡頭,再加以剪接而成。可知小津安二郎導演對於構圖是如此嚴格的要求,甚至必需使用不怎麼自然的拍攝方式,但結果則是沌然天成卻又十分獨特的。看似平淡寫實,實則充滿了無與倫比的電影感,這是小津電影的神奇之處。

這部電影還有許許多多的細節可以談的,但這次就寫到這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