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女性影展之前貼過三部片的心得。
現在(2009/10/14)補上剩下的,分別是《百合祭》《忽男忽女》《父親來了》《動詞變位》《為非做愛》
百合祭(2001) [4/10]
導演:濱野佐知
果然是A片啊.....,故事是一位男子搬入單身女子公寓中,他的魅力惹得眾女子爭風吃醋,好色的他也暗中和每個人暗通款曲,直到歡迎會那天大家才發現這男人腳踏好幾條船,但大家仍然心甘情願地共享一個男人。 和一般A片不同的是,這部片沒有裸露的畫面,以及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界於68到91歲之間的老人。很明顯地,導演和編劇的用意是要打破性慾和年輕貌美之間的關連,顛覆老人是無性的刻板印像,除此之外,這部片眾女爭奪一男的故事其實和一般的通俗愛情芭樂沒啥兩樣。或許這是導演的用意,年輕人可以男歡女愛肉慾橫流,老年人有何不可?把最常見的故事在年齡及性別上做一些顛覆,以通俗的手法傳達出性的不同可能性和鼓勵人們勇於追求生命。
本片是從小說改編而成,其實上述的故事大綱只是小說的原始文本,在電影中導演又在原本的愛情遊戲之中加入了關於同性戀的描寫,其實男人搬入的房間原本是屬於一位老婦人,她在電影的開頭即已去世,但她的靈魂仍然飄盪在這間公寓,看著眾人的荒唐性事,而本片女主角在片中不時地回憶著她和老婦人過去的情誼,於是在故事的最後,女主角不甘於和眾人分享一個男人,她和另一位有著同樣心情的樓友意外地延續了她和老婦人之間一般的情誼,只是不同的是,經由之前對性的覺醒,她們也發覺在同性之間性與愛的可能。" 到了這麼老的年紀,性別已經不重要了",她們如是說。
獨居老人的生活與性愛,在這部片中被處理的歡樂十足,一則另類的童話故事,宣示意味濃厚。至於電影本身故事過於簡化,角色也嫌刻板,手法上也無特別突出之處,我覺得是一部議題大於電影本身的作品。
寫於2002/9/18
Monika Treut兩部片
Gendernauts-忽男忽女 (1999) [3/10]
My Father Is Coming-父親來了 (1991) [3/10]
導演:Monika Treut
女性影展這次放了Monika Treut七部片,我看的三部片似乎不是很好的選擇,第一部<光明鬥士>和她一貫的性別議題無關,剩下的兩部片<忽男忽女>和< 父親來了> 我覺得在影片品質和內容呈現上水準都不高,這兩部片拍攝的動機似乎宣示意義大於"拍好一部電影"這件事。
<忽男忽女>是一部紀錄片,也許在電影手法上不用太去要求,整部片也如同DM上面講的," 以愉悅爽朗的口吻向世人說明他們不僅有挑戰性別天生的勇氣,更有活出亮麗自我的信心。" ,片中訪談拍攝了許多位跨性人(變性人)他們對性別和變性這件事情的看法,以及他們一些生活片段。對於認為變性人只是如同一般綜藝節目中呈現的紅頂藝人一般形像的人來說,或許看這部片可以看到其他不同的面向,變性人並不只能是悲慘的,也是可以自信及快樂的。可是說穿了,這部片根本就是廣告片或宣傳片,宣揚跨性人美好的一面,刻意排除了任何批判、討論、模糊的一面。導演的意圖大概也就是為了向觀眾展現性別的另一種可能性罷了。結果是這部長達87分鐘的影片宛如一場直銷說明會,尤其本片的導言人不斷地用大量的宣言來對觀眾催眠,我覺得實在荒謬可笑。
<父親來了>則是一部劇情片,導演在座談時面對觀眾的提問,她重覆不只一次,她只是想拍一部喜劇片輕鬆地呈現出性別的議題。她使用了最通俗的故事,鄉下來的父親到紐約找她的女兒,結果他發現女兒的生活超乎他的想像,從中他和女兒各自對自我對性別對性愛有了新的體認。可是因為這部片的預算極低,結果我看到大量非職業演員生硬的演出,粗糙的運鏡,老套的劇情,完全是一部比B 級電影還低水準的片子。同樣也是一部廣告片宣傳片,主題和上一部片差不多。看完這兩部片我覺得導演似乎完全沒有想要對她電影的基本品質負任何責任。
我不喜歡這兩部片,但也許事實上根本不用去在乎這它們拍的有多爛,只要達到它們的功能,把跨性人的美好一面透過電影這個形式傳達出來,這就是導演拍這兩部電影的價值所在。不過其實不可避免地也帶出了一些爭議,關於人與身體之間的關係就在座談中有些許的討論,而我自己也覺得這兩部片也只是另一種單一面向的呈現,是否也是另一種刻板定型呢?
寫於2002/9/22
動詞變位(2001) [7/10]
導演:唐曉白
1989年冬天,北京正在戒嚴,夏天在廣場上的大學生們,此時又在做什麼呢?這就是這部片所描述的故事,片中無止盡的冰封與寒泠,攏照著片中角色們的四周,世界像是封閉了一般,人生再也沒有出路。有人掏空家產只為出國留學逃離這裏,有人開始作生意一切向錢看,剩下的人只能放下身段出賣勞力為的只是想找到活下去的方式,理想被掩埋在過去之中,留下來的捐款也為了維持生活私下分掉了。漫長的世界末日,心裏的尊嚴、理想、希望都一點一滴地被消磿,在抑鬱的氛圍中,心裏卻還是有些不甘,有些怨氣。對我來說最感人的一幕,是男女主角兩人在冰封的河上,拿著石頭死命地敲擊著河面,為了挖出冰封在水中的魚,但更像是為了敲破擋在他們人生前方的政治現實,這一切當然是徒勞無功的,但是經過了這一個冬天,他們還活著,人生還是要繼續。他們敲不開冰河,但也敲出了一條魚,兩人窩在小窩把魚煮了,雖不甜蜜,但能填飽肚子。
電影用一段詩來加強電影的感性氛圍,那是死在廣場上他們的朋友留下的作品,在現實的泠漠中暗喻了他們心中對過去的哭喊,我喜歡這樣營造出來的詩意和一點神秘的味道,把心中的哀傷帶到了一個很隱晦卻很深沈的境界,卻又不知不覺地彌漫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眼中的每一片風景。在另一方面,女主角其實是跟隨在男人的身後,為愛情和夢想犧牲一切的哀怨角色,這似乎符合某種革命男子的浪漫幻想,呵呵。而由她口中卻吐出一個詭異的寓言故事,暗指著89年夏天那一段恐怖的暴行會永遠埋藏在活下來的人們心中,在四周所有人都遺忘的時候,歷史真相將再一次的揭露出來。這也許是導演在這一部哀傷低沈的六四挽歌中,所發出最激烈的怨氣和宣洩,情有可原,但我總覺得這一段和整部電影的氣質有點格格不入。也許是十多年過去,心中的某些東西還在那裏,雖然隱藏,卻沒有消失,所以電影的結束還是在冬天,而犧牲了他們人生的那群人,還是在以各種方式控訴著那段歷史。
這就是這部電影為何出現,以及為何這樣結尾的原因吧?
寫於2002/9/29
Didn't Do It For Love-為非做愛 (1997) [5/10]
導演:Monika Treut
看完這部片還有聽完座談,心中有點百味雜陳。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Monika Treut的作品,這部片也沒帶給我任何新的感覺,依然是遊遊蕩蕩,缺少明確的主題、動人的影像和角色的深度。可是聽完李幼新和游惠貞老師的講解,讓我又有不同的思考。
大抵上影像是比文字有著更直接的感染力,所以影像的製作與觀看其實往往不是為了藝術美學,而是為了紀錄與傳達。於是導演拿起攝影機去拍攝和觀眾前來觀賞這行為之中的意識其實可能比到底拍了什麼還來得有意義。我想Monika Treut拍攝紀錄片中的人物時,可能想的不是要挖出什麼東西,或是想著要如何去挑逗或刺激觀眾,甚至是去思考如何去感動啟發一般大眾。而只是單純地適度地由影像的呈現,讓她關注的主題與人物能夠搬上抬面傳達出來。這樣一部電影能夠在世界各大大小小的影展放映與討論,我想這種影像傳播的管道本身或許一部份包含在這部電影拍出來的意義之中。
或許在這樣的傳播形式之中,更重要的不是導演拍了什麼,而是導演沒拍什麼,游老師在座談中拿Monika Treut的作品和前幾年的一部紀錄片<性女傳奇>以及一部台灣的紀錄片<公娼啟示錄>來比較,探討了呈現這種爭議性的題材與人物時,導演的態度和影像呈現出來的意識是可能會有相當大的扭曲的。<為非做愛>呈現的並沒有獵奇的心態或是不自覺的位階差異,導演也沒有很主觀地為片中的人物下任何主觀的結論或套上任何印像。我想到<美麗境界>中導演把主角的一生簡化為用愛與勇氣對抗精神疾病的戰爭,但<為非做愛>中導演似乎拒絕去評論片中的人物,只有主角自己不斷地評論過去的自己,她人生的片段沒有伏筆沒有預示,沒有比喻也沒有正
反對錯高低起伏,一切都是開放的,所有觀察和思考的角度都留給觀眾。當然前提是,這是Monika Treut導演先選擇過的呈現方式。
所以這不是一部期望導演可以給我們什麼的電影,而是要看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及思考到什麼。
寫於2002/10/20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