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al do Brasil (1998)(Central Station)(中央車站)
導演:Walter Salles Jr.
編劇:Marcos Bernstein, Joao Emanuel Carneiro, Walter Salles Jr.
攝影:Walter Carvalho
演員:Fernanda Montenegro, Vinicius de Oliveira, Marilia Pera, Othon Bastos
一位老婦人和一位小男孩穿越巴西尋找男孩的父親,旅途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且互相成長,這樣的故事聽來可說是十分老套,我可不想看另一部<遊子 >。可是真正看了之後發現<中央車站>實在是超出了我的預期,2.35:1的寬銀幕畫面的氣勢一開始就吸引住我的目光。鏡頭下的車站黃綠的色調,把整個場景的溫度氣味都傳達了出來。接下來許多的畫面,可以感覺到導演攝影將大畫面的運鏡運用的很不錯,尤其是一些火車內外景的鏡頭特別有力量。沈穩流暢的運鏡,不會過於炫目誇張也不會單調沈悶,畫面自然地和主題緊緊相扣,將的情節烘托的更具感染力。粗粒子的畫質,呈現出一種類似記錄片的質感,營造出真實的感覺。
像精緻的攝影一般,這部片的重點不是在表面的情節,而是在各種精細的筆觸下所呈現的感覺。在演員方面也是一樣,女主角的演技深刻自然,但觀賞她的演技之餘,更讓人注意的是她所呈現出來的角色。而在劇情設計上,表面上似乎是相當老套的故事,可是該注意到的不是故事的轉折,而是劇中所描寫整個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氛圍,吵雜、混亂、貪婪、罪惡,而整個氣氛又對應到女主角的一言一行所展現出的功利主義、泠漠、難以信任。於是這部片不是在歌頌溫情的偉大或童真的可愛,而是藉由兩位主角的旅程及成長,表達了導演對於這個國家的觀察及期許。
劇情各種精巧的設計成功地表現了這個主題,劇中兩個很重要的母題,信和車站,車站代表了來來往往不斷遷移的人潮,而信代表了人們互相聯繫的情感和希望,代表了巴西社會的現況,許多人離開了家鄉去大都會賺錢,但是經濟美景破滅,都市充塞了大批貧窮的人,失業率和犯罪率不斷上升,這些都展現在片頭擁擠混亂的火車站場景,而女主角在車站幫不識字的人們寫信寄信維生,信中寫滿了每個人對所愛的人的思念,但女主角卻在拿信回家之後毫不在乎地撕信丟信。而另一個母題則是對父親的追尋,女主角痛恨她的酒鬼父親,也相信小男孩的父親是個不值得尋找的人,這些表達了對於社會現實的失望和不信任,更深一層地來看,是對信仰的失落。
故事的展開就是這三個母題的發展,在男孩母親意外死亡之後,女主角靠著男孩母親託她寄的一封信,兩人搭車離開了里約熱內盧,出發尋找男孩那位名叫"耶蘇" 的父親,這趟旅程就是兩人重拾信仰和希望的過程。一站一站的車站,各種不同的人,離開了物慾的地獄他們逐漸感受到人們對上帝的渴望。在片末兩人重新找到了父親和信件的義意,他們來到了一個新建設整齊明亮的小鎮,找到了耶蘇寄來的信件,肯定他是一位值得等待的父親,而漫長的旅程之後,遠走的父親和死去的母親,他們寫給對方的信終於安詳地放在他們兒子所建立的家中,雖然心酸,但也甜蜜且充滿希望。女主角最後不告而別,但在車上她提筆寫信給小男孩,傳達了她對小男孩未來的祝福。於是意在言外地,導演傳達出他對社會現況的失落、對未來美景的希望,對於土地對於人們的熱愛,對於上帝的信仰和對於純真的渴望。雖然幾乎可以看透導演每一段的設計,但是漂亮的畫面和演員生動的演出以及導演精確不流俗的場面調度,讓觀看這部電影的過程讓人十分的滿足。這是一個看似小品,但其實內涵主題龐大的重量級作品。甚至某些地方讓我聯想到了阿巴斯的<生生長流>。
但是本片我覺得有疑惑的地方在於,雖然劇情設計的相當流暢精準,但還是讓我感覺設計的太過了,缺少了某種自然的深刻,不若阿巴斯精妙地在設計的情節中還不斷地將鏡頭關注在非職業演員所散發出來發自土地文化的個性。而且在<中央車站>中似乎嗅到一股知識份子的疏離味,巴西的人民顯得有點像是被觀注的客體,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錯覺。另外則是在於一些意識形態上的,故事不斷地導引我去思考片中各種象徵的意義,關於性別上的議題,關於父親的形像,關於宗教信仰,關於懺悔和救贖,關於希望樂園的樣貌,結果影片結尾導向父權、上帝、天堂和地獄的對比、以及令我聯想到美國市郊社區整齊劃一的小鎮形式,等等許多保守傳統的意像。這可能代表了導演的人生觀,一種對於傳統純真的渴望,而這正是我所不能完全領受的東西。以上這些疑惑是我無法全心盛讚<中央車站 >的原因,但本片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
導演:Walter Salles Jr.
編劇:Marcos Bernstein, Joao Emanuel Carneiro, Walter Salles Jr.
攝影:Walter Carvalho
演員:Fernanda Montenegro, Vinicius de Oliveira, Marilia Pera, Othon Bastos
一位老婦人和一位小男孩穿越巴西尋找男孩的父親,旅途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並且互相成長,這樣的故事聽來可說是十分老套,我可不想看另一部<遊子 >。可是真正看了之後發現<中央車站>實在是超出了我的預期,2.35:1的寬銀幕畫面的氣勢一開始就吸引住我的目光。鏡頭下的車站黃綠的色調,把整個場景的溫度氣味都傳達了出來。接下來許多的畫面,可以感覺到導演攝影將大畫面的運鏡運用的很不錯,尤其是一些火車內外景的鏡頭特別有力量。沈穩流暢的運鏡,不會過於炫目誇張也不會單調沈悶,畫面自然地和主題緊緊相扣,將的情節烘托的更具感染力。粗粒子的畫質,呈現出一種類似記錄片的質感,營造出真實的感覺。
像精緻的攝影一般,這部片的重點不是在表面的情節,而是在各種精細的筆觸下所呈現的感覺。在演員方面也是一樣,女主角的演技深刻自然,但觀賞她的演技之餘,更讓人注意的是她所呈現出來的角色。而在劇情設計上,表面上似乎是相當老套的故事,可是該注意到的不是故事的轉折,而是劇中所描寫整個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氛圍,吵雜、混亂、貪婪、罪惡,而整個氣氛又對應到女主角的一言一行所展現出的功利主義、泠漠、難以信任。於是這部片不是在歌頌溫情的偉大或童真的可愛,而是藉由兩位主角的旅程及成長,表達了導演對於這個國家的觀察及期許。
劇情各種精巧的設計成功地表現了這個主題,劇中兩個很重要的母題,信和車站,車站代表了來來往往不斷遷移的人潮,而信代表了人們互相聯繫的情感和希望,代表了巴西社會的現況,許多人離開了家鄉去大都會賺錢,但是經濟美景破滅,都市充塞了大批貧窮的人,失業率和犯罪率不斷上升,這些都展現在片頭擁擠混亂的火車站場景,而女主角在車站幫不識字的人們寫信寄信維生,信中寫滿了每個人對所愛的人的思念,但女主角卻在拿信回家之後毫不在乎地撕信丟信。而另一個母題則是對父親的追尋,女主角痛恨她的酒鬼父親,也相信小男孩的父親是個不值得尋找的人,這些表達了對於社會現實的失望和不信任,更深一層地來看,是對信仰的失落。
故事的展開就是這三個母題的發展,在男孩母親意外死亡之後,女主角靠著男孩母親託她寄的一封信,兩人搭車離開了里約熱內盧,出發尋找男孩那位名叫"耶蘇" 的父親,這趟旅程就是兩人重拾信仰和希望的過程。一站一站的車站,各種不同的人,離開了物慾的地獄他們逐漸感受到人們對上帝的渴望。在片末兩人重新找到了父親和信件的義意,他們來到了一個新建設整齊明亮的小鎮,找到了耶蘇寄來的信件,肯定他是一位值得等待的父親,而漫長的旅程之後,遠走的父親和死去的母親,他們寫給對方的信終於安詳地放在他們兒子所建立的家中,雖然心酸,但也甜蜜且充滿希望。女主角最後不告而別,但在車上她提筆寫信給小男孩,傳達了她對小男孩未來的祝福。於是意在言外地,導演傳達出他對社會現況的失落、對未來美景的希望,對於土地對於人們的熱愛,對於上帝的信仰和對於純真的渴望。雖然幾乎可以看透導演每一段的設計,但是漂亮的畫面和演員生動的演出以及導演精確不流俗的場面調度,讓觀看這部電影的過程讓人十分的滿足。這是一個看似小品,但其實內涵主題龐大的重量級作品。甚至某些地方讓我聯想到了阿巴斯的<生生長流>。
但是本片我覺得有疑惑的地方在於,雖然劇情設計的相當流暢精準,但還是讓我感覺設計的太過了,缺少了某種自然的深刻,不若阿巴斯精妙地在設計的情節中還不斷地將鏡頭關注在非職業演員所散發出來發自土地文化的個性。而且在<中央車站>中似乎嗅到一股知識份子的疏離味,巴西的人民顯得有點像是被觀注的客體,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錯覺。另外則是在於一些意識形態上的,故事不斷地導引我去思考片中各種象徵的意義,關於性別上的議題,關於父親的形像,關於宗教信仰,關於懺悔和救贖,關於希望樂園的樣貌,結果影片結尾導向父權、上帝、天堂和地獄的對比、以及令我聯想到美國市郊社區整齊劃一的小鎮形式,等等許多保守傳統的意像。這可能代表了導演的人生觀,一種對於傳統純真的渴望,而這正是我所不能完全領受的東西。以上這些疑惑是我無法全心盛讚<中央車站 >的原因,但本片還是相當值得一看的。
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身份若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網路ID,請使用名稱/網址的方式留言,網址可留白。